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新貴賓室 讓旅客置身「花園裡的城市」

2018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為讓乘客能在輕鬆舒適的氛圍中等待登機,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里的新貴賓室採用更現代化的設計,營造出「花園裡的城市」的感覺。

用餐區有廚師現場準備食物

由航空地勤服務業者新翔集團(SATS)與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Plaza Premium Group)首次合作開設的Blossom貴賓室,昨天正式開幕。

新貴賓室設在第四搭客大廈過境廳的二樓夾樓層,面積約1100平方米,設有280個座位,每天可接待多達800名搭客。

除了頭等艙和商務艙旅客能使用的設施,新貴賓室也設有方便乘客獨處的隔間、沐浴設施及休息室,供轉機乘客使用。用餐區也有廚師現場為乘客準備食物。

Blossom貴賓室與其他貴賓室不同之處在於設有一個大型活動空間,內有酒吧和咖啡廳,並能讓兩個集團的合作夥伴舉辦私人活動等。

此外,由於貴賓室設在過境廳的傳統文化區,乘客坐在酒吧享用飲料時,還能觀看土生華人店屋外牆播放的音樂劇《娘惹之戀》。

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宋海西受訪時說,Blossom貴賓室採用與一般貴賓室不一樣的設計,是為了配合第四搭客大廈的整體設計,但同時也確保提供乘客一個方便及舒適的空間。

新翔集團口岸服務執行副總裁比柏迪(Yacoob A Piperdi)也說:「第四搭客大廈從辦理登機手續到移民通關等多方面都已自動化,這個貴賓室則是在一個高科技環境中,能讓乘客感覺自己處於『花園裡的城市』及放鬆身心的地方,讓他們的整體旅遊體驗更美好。」

他指出,Blossom貴賓室在去年10月底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啟用時已開始營業,當時貴賓室每天平均接待約280名乘客,目前已增加到每天450至600名乘客。

除了Blossom貴賓室,新翔集團目前在樟宜機場另三座搭客大廈也設有貴賓室,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經營的Plaza Premium貴賓室則位於第一搭客大廈。

T4內部設施

總面積:22萬5000平方米(等於T3約一半面積)

建造費:9億8500萬元

客容量:每年1600萬人次

航空公司:9家

零售與餐飲店:80家

傳統登機櫃檯:42個

自助登機亭:65個

自助行李託運機:50個

不論是娘惹地磚、南洋式吊燈,或是木質天花板,設於傳統文化區的廁所別具一格,室內裝潢展現了土生華人娘惹風貌和英殖民風格。

在已拆除的廉航候機樓原址上興建的T4,明顯比舊樓更寬敞,面積也大很多。

其內部建築以胡姬花花瓣為設計靈感,不論是天窗、大理石地板、地毯,甚至是垃圾桶等都帶有對稱的花瓣圖案。

有別於其他搭客大廈,T4採用中央安檢安排,公共大廳與過境廳隔著一層玻璃,從登機處可清楚看到過境廳,有些地方就連登機口也一目了然。

走累了,登機前可先坐下來歇歇腳,T4過境廳擺放了各種設計新穎的椅子,讓訪客可隨時放慢腳步,坐下欣賞周圍的藝術品。

為營造綠意盎然的環境,T4內外種有58萬2000株植物、樹木和灌木,共超過340個品種。

單在室內種植的大樹就有186棵,它們大多種在登機長廊,為等候登機的乘客帶來絲絲綠意。

一隻在樹叢間歇息著,另兩隻則展翅高飛。名為「羽之靈」(Les Oiseaux),設置在離境廳和抵境廳的三隻「飛鳥」雕塑喻意著天與地,夢想和現實的密切關係。

作品是巴黎藝術家Cedric Le Borgne利用鐵絲網雕塑而成,這也是他在亞洲首個永久性的室內藝術裝置。

T1有曼妙起舞的「雨滴」,T4則有輕盈飄浮的「雲朵」。

同樣出自德國ART+COM的「雲彩之曲」(Petalclouds)動態藝術品,是T4一大亮點。懸掛在中央廣場上方,六朵「雲彩」隨著著名作曲家奧拉佛·阿納爾德斯(Olafur Arnalds)特別創作的古典音樂擺動,煞是好看。

每朵雲由16片相同的「花瓣」組成,每片花瓣由兩架電動機和四條電纜支撐著,並由一套特製軟體控制所有192架電動機和燈泡,確保它們擺動的節奏一致。

這是繼T1「雨之舞」(Kinetic Rain)後,樟宜機場裝置的第二幅動態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