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了2019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The 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 2019)。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晉升6個名次,名列第10。南洋理工大學也躍升18個名次,排名第73。
這次排名,共有150所大學入榜,來自22個國家的約7000名招聘公司的代表與僱主參與調查,評選哪些大學培養具備傑出工作能力的畢業生。
整體來看,入榜的大學依然以美國大學居多,在150所大學中有34所來自美國。美國的哈佛大學今年取代加州理工學院,名列第1,加州理工學院退居第2。麻省理工學院晉升一級,排行第3。
亞洲學府方面,韓國的大學有最顯著的進步,今年有6所大學入榜。首爾大學今年就躍升33個名次,排名第70。
表現最佳的亞洲大學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名列第9。中國北京大學排行第19。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曾在今年夏天的經濟學會晚宴上表示,目前當地一些大學在評估理工學院畢業生的申請時,採用的標準是:
80%.理工學院平均分數占80%;
20%.O水準會考成績占20%。

王乙康部長指出,這種評估標準實際上提高了會考成績的重要性,讓人覺得會考成績將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長遠影響!
這會過度提高O水準的重要性,不斷提醒考生O水準考試成績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影響他們的人生……
「因此,現在是對這種做法進行檢討的時候了……
新加坡教育部剛剛釋放了新消息:
自2020年起,所有公立大學評估理工學院畢業生的入學申請時,不再硬性地把O水準成績納入考量,而是以申請者在理工學院考取的平均分(GPA)為主要評估標準。
教育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指出,這項調整將讓「晚開竅」,或升上理工學院後才考取好成績的學生,有更好的升學和發展機會。
「這樣不會因為早前O水準成績欠佳,而導致升學途徑受影響。
現行政策
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在評估理工畢業的申請者時,依舊採用理工學院平均分占80%、O水準成績占20%的大學入學分(University Admission Score)為評估標準。

新加坡國立大學
至於沒有O水準證書的理工畢業生,這兩所大學主要會考慮他們在理工學院考取的平均分。
另四所公立大學沒有硬性規定必須將O水準成績納入考量。
新標準更加規範化
如今,升上理工學院的學生當中,已有近25%並非通過O水準途徑,大學也已開始採取「能力導向收生」(aptitude-based admission)活動。
因此教育部決定2020年起取消將O水準成績算入大學入學分的做法,將讓所有公立大學評估理工畢業生的標準更加規範化。

雖說「不再硬性地把O水準成績納入考量」,在評估學生是否適合某一項課程時,所有大學仍能要求學生提呈同該課程有關的O水準科目成績,以衡量學生能夠應付課程。
同學們切不可忽視O水準應有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專門針對Poly畢業生的新加坡理工大學(SIT)正式成立了,這些學生們如果專業對口,GPA基本上3.0或以上,面試通過,則只需花2-3年就能拿到一個政府大學的文憑。
在Poly,只要你保持優秀的GPA就能夠申請大學,對於語言水平相對有差距的國際學生來說,Poly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Poly過來人給出的提高GPA三點建議:
上課認真聽。不管難易,一定要跟著老師來。
Poly算分系統,通常是期末考試40%,期中加小考加實驗60%。平時分很重,也就是說在任何一次小考的時候都不能鬆懈。
課後的自主學習也很重要。不會的題目,自己可以細心鑽研,一定要多學勤思。
今後,理工學院階段的平均分將會相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