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新加坡是個多元化國家,
是個華人聚集的地方,
同時,印度裔也是新加坡重要組成部分。
你知道嗎?
新加坡有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人社區
「小印度」(Little India)

小印度是新加坡最具異域風情的地方,簡直就是印度的縮影,五顏六色的建築應接不暇,仿佛已經置身印度。
興都廟的焚香味揮之不去,香料、拉茶、美食,眼裡看的、撲鼻而來的,都充滿強烈的印度氣息。無論逛街買雜貨、觀賞歷史建築,還是單純看街景,從走進小印度那一刻起,就擁有超高彩度的視覺享受。
這裡不僅展現著生機勃勃的印度文化,還有琳琅滿目的印度商品供你選擇,以及各種印度美食等著你喲~
多彩歷史
19 世紀 40 年代,歐洲人選擇到這裡居住,主要是為了方便到賽馬場與族人相聚。
後來,牛隻交易業務也逐漸在此生根。由於交易商主要僱傭印度客工協助作業,這也逐漸變成是印度人專營的一個行業。一些相關行業因此開始蓬勃發展,一些回教堂和興都廟也陸續建立起來。

維拉瑪卡里亞曼興都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興都廟,供奉的主神為濕婆天神之妻,掌管生死的Kali女神,是由來自印度南部的能工巧匠於 1843 年修建而成。
喧囂的文化
小印度是新加坡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走進小印度,頓覺印度風濃烈。各種繁複的神組成的印度廟外觀,顏色濃烈,很有看頭。

沿著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和周邊的幾條街道前行,欣賞興都廟、華人寺廟、回教堂和基督教堂和諧並存的特色。
小印度是新加坡印度族群的聚集地,是大印度的縮影,所以被稱為小印度。
屠妖節
說道小印度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節日——屠妖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迎來屠妖節之前,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都會張燈結彩,豎立起艷麗閃亮的弧形拱門,展現出印族友胞濃厚的藝術造詣。各類文化活動也趁此時紛紛登場,例如印度文物及工藝品展、街頭遊行、跨年音樂會等等。
而色彩艷麗的印度服飾、做工精細雅致的時裝首飾、傳統的藝術品與工藝品,也紛紛趁勢上架。你也可在節日期間,品嘗到各式各樣印度小吃及南北料理、大快朵頤。
印度美食
小印度街上,到處都是印度美食。
南印度素食、北印度唐杜里燒烤美食、印度煎餅(roti prata 圓形烙餅)和拉茶(馬來語 teh tarik )等本地美食必將令您胃口大開。
印度拉茶

欣賞烹茶高手如何拉制熱奶茶,
堪稱一種奇妙無比的表演技術。
黃姜飯 Biryani

說到印度料理,不可錯過的還有黃姜飯!
一整鍋米加入香料後,連同肉一起蒸熟!
肉汁融入飯中,使飯吃起來更香美味!
配上咖哩汁吃更是味道十足!
購物
來到小印度,不得不去的還有堪稱小印度最著名的購物中心——穆斯塔法。

(圖片來源:Pergi Dulu)
24小時營業不謝客,電子產品、食品雜貨、服裝首飾,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這裡幾乎任何商品都可以討價還價。
這裡也有許多頂級品牌的產品,例如 Hugo Boss 和 Calvin Klein,也比其他地方的價格要便宜的多。
當然,這裡還有大量的印度服裝和飾件。
如果想獲得一個獨特的購物體驗,而且不想變得身無分文的話,就到穆斯塔法中心來吧。
Tips
小印度的街名以 19 世紀居民的名字命名:南洛街(Dunlop Street)源自一個歐洲家庭的姓氏;柏利利奧巷(Belilios Lane)源自牛進口商 I.R. Belilios 姓氏;而甘貝爾巷(Campbell Lane)則以英國士兵 Colin Campbell 先生的名字命名。
來到新加坡,千萬不要錯過小印度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