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韓國街」,烤肉遍地,建築多彩

2023年08月18日   •   25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韓國街」,烤肉遍地,建築多彩!

我曾經在新加坡的丹戎巴葛區遊覽過。這個區域有著豐富的歷史特色,原本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隨著鄰近的碼頭髮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和印度裔苦力選擇在這裡居住。1904年建成的金吉力沙人力車站吸引了許多人力車車夫在此謀生,直到現代交通工具的出現。丹戎巴葛也是新加坡的韓國街之一,聚集了許多韓國餐廳。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丹戎巴葛逐漸變得繁忙起來,這要歸功於附近廣東民路的發展。雖然與附近的牛車水華人聚集區相近,但丹戎巴葛與早年的廣東僑民無關,而是最早由英國人調派印度兵負責守衛工作的印度兵營地(Cantonment)。如今,丹戎巴葛更像是一個懷舊的歷史保留區,古老的建築營造出了一條街上的婚紗飲食文化,翻新過的紅瓦建築喚起了老房子的回憶。人們常常稱之為「五腳基」。

最初的南方建築並沒有明顯的連貫性騎樓,也不像現在人們所熟悉的五腳基,建築外觀各不相同,正面建築線也沒有連貫,街道仍然是主要的行人通道。雖然部分建筑前面有半開放式的空間,但這是私人空間,並不作為公共通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822年,萊佛士在新加坡都市計劃修正中明確規定:「所有新建的建筑前面必須保留一個規定深度、長時間開放、連貫、具有遮蔽功能的廊道。此廊道寬5尺,不可置放私人物品。」由於這個規劃引起業主的不滿,他們獲准在廊道上部分擴建,形成了現今我們所熟知的「騎樓」。這樣既解決了私人空間的問題,也不影響業主的土地權益,因為在上面已經加建了一層樓。這種建築設計既讓人民享用私人土地用於公共用途,又讓業主受益,其結果是讓東南亞地區獨具特色的五腳基和騎樓建築得以確立。

街邊的彩色騎樓是丹戎巴葛區的一大特色,非常值得一看。我在這裡嘗試了許多韓國餐廳,他們的食物非常美味。這裡的小街道散發著獨特的氛圍,每一次進入都讓我感到興奮和好奇。整個丹戎巴葛區的建築和味道都讓我難以忘懷,我會推薦給想要體驗歷史和美食的遊客們。

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融合,也體驗到了久遠時光流轉的魅力。丹戎巴葛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這個城市的過去,也使我對它的未來充滿了期待。無論是研究歷史,品味食物,還是感受文化,丹戎巴葛都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