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網站更新的數據顯示,小一報名進入2B階段後,共有31所小學報名人數超過招生額,其中30所必須通過抽籤方式錄取學生。
2B階段是開放給家長義工、與學校有關聯的會館與教會會員,以及社區領袖為孩子報讀小學。要在2B階段報名的家長義工須達到至少40個小時服務的要求。

一些熱門學校的要求更高,家長義工得服務至少80個小時。早前因學校配合防疫措施關閉一段時期,一些家長或無法達到最低服務時數的要求,新加坡教育部已建議學校靈活處理個別情況。
今年新加坡全島共有181所小學開放報名,一共可提供3萬9948個學額。接下來的2C階段是供多數與學校沒有直接關係的家長申請,從8月1日至8月3日通過網上進行。
2A階段:27所學校超額
今年27所小學在小一報名2A階段收到的申請超額,必須以抽籤方式分配學額,去年2A階段結束後,有33所小學申請超額,28所進行了抽籤。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網站的數據顯示,學額競爭最激烈的包括工商小學(46個學額,163人報名)、南華小學(65個學額,96人報名)、軍港小學(66個學額,100人報名)、伊麗沙白公主小學(53個學額,89人報名)、培華長老會小學(62個學額,93人報名),以及南洋小學(149個學額,171人報名)。
此外,另有三所學校已經滿額,分別是恆力小學、豐原小學,以及格致小學。
2B階段:31所學校超額
根據教育部7月27日的最新數據,今年2B階段競爭最為激烈的學校包括道南小學、南僑小學、聖嬰小學、愛同小學和花菲衛理小學等。
例如,道南小學只招收20人,但報名人數多達68人,超過招生額2.4倍。南僑小學開放45個名額,申請人數則高達123人。
2B階段是在7月24-25日進行,面向家長義工、會館教會成員、社區領袖等報名。去年同期有33所小學供不應求,前年為28所。
今年必須抽籤錄取的學校包括:美雅、愛同、英華(附小)、武吉班讓、公教中學(附小)、聖嬰(大巴窯)、聖尼各拉女校、崇福、花菲衛理等。
新華小學雖也超額報名,但所有新加坡公民都獲分配學額,因此無需抽籤。
家長將在7月31日收到2B階段的抽籤結果。下個2C階段將在8月1-3日進行,面向前幾階段未獲得報名資格以及未被錄取的學童。
2C階段:8月1日開始
對於第一次幫孩子報名的新移民家長們來說,通常既不是校友成員,也不是學校老師的子女,沒有子女就讀在同一個小學,2B前面的階段通常是沒份的。
少部分有心的家長提前幾年做了義工,在2B階段(學校義工,基層領袖義工)可以報名,大部分家長還是要等到2C階段(按照家庭地址就近入學)這時候才有機會報名。
而熱門的名校到了2B階段很多就要抽籤,到了2C階段所有熱門學校都要抽籤。
#Phase 3
國際學生注意
雖然直接被錄取的機會很小,但是也不要錯過了機會,畢竟只有這一次機會,說不定您的孩子就是那個幸運兒,如果錯過了,以後再進就只能參加AEIS考試!
已經提交了「意向申明表格」且10月份收到教育部通知獲得小一學額的外國籍孩子必須到該學校註冊。
如果不提交意向申請表格,就無法在第三階段參加報名。
#新加坡小一直入報名
相對公平,沒有潛規則
由於新加坡的學校採取的是學區制原則、校友原則、國民優先原則,所以很多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小學入學事宜。
❖學區制原則:
新加坡政府根據學生住家離學校的距離分為三個檔次:1公里以內,1-2公里之間,2公里之外,以此來決定其錄取順序。
另外,教育部還對家庭住址的居住期作出規定即申請人必須在報名時所在的家庭住址,至少住滿30個月。
❖校友原則:
就是鼓勵參與學校事務,關注學校發展。如很多學校最初都是由教會或者宗鄉會館創辦的,所以對教會會員、宗鄉會館會員就有優先權。
而除了上一條所述需要住得近,申請人還得有報名學校的「校友」關係,即父母或哥哥姐姐曾經在該校就讀,才有優先報名的資格。有人戲說,新加坡的小學入學其實就是「世襲制」。
❖國民優先原則: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非居民差別對待。在每個階段,同等條件下,都是先由公民報名抽籤選取。如果還有空額才由永久居民抽籤選取。最後才是非永久居民的外國人。
除第3階段外,每一個階段都是公民優先原則,並且每一個階段都要為下一個階段預留學額。
除了適齡的孩子可以嘗試通過小一直入第三階段直接免考進入政府學校外,國際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每年兩次的AEIS/S-AEIS考試進入到政府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