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國大學院表示,對於想要退學轉向其它國大專業或者其他學校機構的學生,學院將提供支持,並且退還9月17日前退學的一年級學生的學費。(本學年的費用在30,041美元到74,563美元之間。)
負責學術事務的執行副校長喬安妮·羅伯茨教授表示,從8月27日宣布合併以來,還未有人申請退學。
目前耶魯-國大學院合併計劃還未得到滿意的結果,學生可能需要事件塵埃落定才能下定決心。
轉專業
對於想要轉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或其他自治大學的其他本科課程的學生,學院將與這些機構合作,以獲得耶魯-國大學院課程學分的認可。

有學生表示,由於沒有新的學生加入或管理這些組織,縮減的學生隊伍將意味著學院內許多學生管理的組織可能將不復存在。
另一名學生則擔心,未來幾年許多教職員工會選擇離開正在計劃申請英國大學。
喬安妮·羅伯茨教授補充說,想要轉學到其他機構的學生必須向其他大學或學院提交自己的申請並附上證明文件。
「我們希望耶魯-國大學院的現有學生能夠選擇留下來,在我們這裡完成他們的學業。我們承諾在2024/25學年為所有現有學生提供完整的耶魯-國大學院的學習、生活和聯合課程體驗。
「學生畢業時還將獲得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頒發的耶魯-國大學院學位,我們相信這將繼續得到廣泛認可。」

國際學生
耶魯-國大學院的國際學生比例很大——約占1,000名學生的40%。
根據學費補助計劃申請經濟援助的國際學生有合同義務在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三年。

有學生就是基於這一點才來到新加坡加入耶魯-國大學院,現在計劃都被打亂了,會考慮離開也是理所當然。
喬安妮·羅伯茨教授提到,在耶魯-國大學院學習結束前離開新加坡的國際學生將需要為學費補助負責,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支付違約金。
「學院準備根據需要為2024和2025級學生提供幫助,學生必須在2022年6月1日前向財政援助辦公室提交幫助請求。」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 搜索
2011年由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成立,校址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大學城中。
它是美國耶魯大學建校300餘年來首個在海外發展開設的學校,便之成為亞洲首個享有常春藤盟校命名的學校。2013年首屆學生共157人入學。

1 大學課程
作為亞洲第一所文理學院,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學生進行為期四年的本科生教育,前兩年集中進行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以及數學與自然科學的跨學科通識課程學習,後兩年則主修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人文科學科目,進行深層次學習。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正式的通識課程包括共同課程、選修課程以及專業課,非正式通識課程則包括「第七周課程」和其它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共同課程主要是設計人文藝術以及科技領域的跨學科課程,包含哲學與政治思想、科學探索、數理推理、現代社會思想等10門課程。課程主要以小型研討課的方式進行,研討人數不超過19人。
學院的建築風格結合了東方和西方的設計文化和傳統,面積達64000平方米。
2 本科學位
學院頒發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自己的本科學位,並與耶魯大學合作頒發本科雙學位、MBA,醫學博士學位是由杜克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授予學位。
本科學位包括城市研究、心理學、全球事務、環境研究、經濟學、人類學、物理科學、數學、計算和統計科學、生命科學、政治、哲學和經濟學、哲學、文學、歷史、藝術與人文。
此外,在校學生將由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教師進行管理、授課。其住宿模式和耶魯大學相仿,都是分學院各自獨立。
3 學校錄取
學校採取整體全面的錄取標準,申請者的學術成就、面試、推薦信、文書、課外活動均會被納入評判範圍。
學校的錄取率極低,每年在3%至5%之間浮動。如此之低的錄取率也使之成為世界上最難進入的高校,與哈佛大學(5.4%)、耶魯大學(6.3%)、史丹福大學(4.8%) 及普林斯頓大學(6.5%)等其他美國頂尖學府比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