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天因為風太大,大家在土耳其都沒能坐上熱氣球。(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電台UFM100.3「一哥」黃文鴻疫後首次帶團出國旅行,11月隨旅行社帶150人的團到土耳其展開11天旅程,最難忘在當地遇上突發性示威活動。
黃文鴻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回憶說,有一天帶團去到土耳其的市區,整團人下船之後,在碼頭一帶被女性示威者和數以百計的鎮暴警察圍堵,大家都嚇一跳;導遊忙著打電話「求助」,他則上網搜索了解情況,得悉示威活動是為了當天的「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他說:「其實示威活動還蠻溫和的,示威者只是喊喊口號。我還當場報新聞,團友們知道發生什麼事也比較安心。」

黃文鴻和團友在碼頭一帶被示威者和數以百計的鎮暴警察圍堵,當時嚇了一跳。(受訪者提供)
這次的團友有老有小,當中不少人第一次遇到示威活動,黃文鴻說,這算是一種「機會教育」。他解釋:「以前學新聞,老師說如果站在示威群眾中,看到的視角是警察用盾用警棍來對付你。可是如果站在警察的角度,看到的是民眾拿東西丟警察。就看你站在哪裡,角度會完全不同,剛好那天我們就站在中間。」
每一個旅程或許會有未知的驚喜,黃文鴻每次帶團都跟團友們說,有時想看到的東西未必看得到,但不必因此感到失望。
像這次在土耳其,因為風太大,大家都沒能坐上熱氣球,可是團友們也在突發情況下撞見示威活動,這對於小朋友是一個難得的體驗,「現在對他們或許作用不大,可是日後他們的聯想力、反思能力可能會不一樣。比如下次再看到類似場面或看新聞時看到相同畫面,比較能感同身受,因為曾經身在其中。」
越來越享受帶團的滋味
黃文鴻直言自己從前不喜歡帶團,尤其電台剛開台的前幾年,大部分團友並非聽眾;可是多年下來,隨著團內的聽眾比率增加,他越來越享受帶團的滋味。
「在巴士上,團友們所投予的眼神完全不一樣,我每一天都被聽眾的愛包圍!他們會分享自己喜歡什麼,喜歡我做過的什麼單元等,這是很幸福的事。聽眾多了,帶團時跟他們的互動是很有趣的。」
問到疫情前後帶團,最大的不同是什麼?他認為這次行程的鬆緊度剛剛好,不忘感謝旅行社的安排,還能趁著旅途的空檔工作,有時也會早起開會。
黃文鴻說:「疫情期間大家已經熟悉這種工作模式,即使沒有見面還是可以工作,工作進度不受影響。我覺得自己效率還蠻高的,能一邊旅遊一邊工作。(不會掃興嗎?)我自從做了電影,就學會了跟問題共存,總不可能不聽電話,不解決問題。」

黃文鴻疫後首次帶團出國旅行,11月隨旅行社帶150人的團到土耳其。(受訪者提供)
帶團須當「四陪」
帶團必須當「四陪」!除了陪吃陪喝,黃文鴻笑說,他有時還得陪睡覺、陪洗澡呢。
所謂陪睡,他解釋,有時旅客在巴士上睡著,他也會跟著在車上一起「陪睡覺」;陪洗澡指的則是有時大家會一起泡溫泉,此行他就體驗了土耳其的擦背浴。是否碰到過分熱情的聽眾來敲酒店房門?他答道:「他們不會敲門,即使有聽眾住隔壁房,碰到也只會禮貌地打一聲招呼。」
黃文鴻透露,帶團時倒是經常碰到一個尷尬的場面——當女聽眾熱情要求合照時,有的會主動問「我能勾住你的手臂嗎?」
他直言,處理這種狀況時會特別敏感和謹慎,若覺得不妥或有可能引起遐想,會以開玩笑的方式婉拒,或邀請對方的丈夫一起合影。
黃文鴻也說,DJ帶團有必須遵守的守則和禮儀,包括儘量與團友們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以前有DJ跟女聽眾合照,回來之後接到對方老公的投訴信。另一次,有DJ跟一群聽眾拍照時站在他們的身後,手輕輕地搭在其中一人的肩膀上,事後他被這名聽眾的丈夫投訴行為不檢點。」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