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電眼拍到男子尾隨老婦。(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一名男子光天化日下搶奪一名老婦的手提袋,拿了她的手機後把包包扔進垃圾桶,不過最後還是難逃法眼,警方調閱電眼畫面,迅速鎖定目標並將他逮捕歸案。
這起案件發生在2022年10月22日早上8點40分左右,警方接獲通報,指金文泰2道一帶發生搶劫案,一名76歲老婦的包包遭一名男子搶走。
新加坡警察部隊近期接受媒體訪問時,首度分享這起案件的調查過程,以及電眼畫面如何協助警方快速破案。
警察行動指揮中心意義建構組以及監管警員A組鄭偉強駐署警長透露,當時接獲報案時,受害者已經離開案發現場,加上可能驚魂未定,受害者只記得事發地點附近有回教堂和洗衣店或投注站。他後來藉助這些線索,加上警方電眼(PolCam)和巡警的資料,才確認案發地點,並找出嫌犯的樣貌。
而有了這些線索,事發地點附近的警隊隨即調動警員到場支援,與此同時,警察行動指揮中心也繼續監控附近數個電眼畫面,協助巡警分析出嫌犯可能前往的地點,並在接獲報案的兩個小時內將嫌犯緝拿歸案。
警方電眼拍到嫌犯。(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警方電眼拍到男子逃跑。(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電眼助找回被盜物品
金文泰警署專門罪案調查小組高級調查員方偉臣駐署警長透露,嫌犯被捕後,起初還不肯配合警方調查,矢口否認干案,而且警方在他身上也找不到被盜的物品。
「當時我們必須快速思考,本案下一步動作應該是找回證物和搜集更多線索,以確認嫌犯涉案。」
方偉臣說,他們最後也是藉助電眼畫面,順利找回大部分的被盜物品。
原來,嫌犯偷了受害者的包包之後,就逃到一座組屋樓上,他取走受害者的手機企圖要拿去賣,包包和其餘不值錢的物件則通通扔到垃圾桶里。
國家法院去年2月針對這起案件作出判決,男子因掠奪罪成,被判監禁五年和鞭刑兩下。
(左起)警察行動指揮中心意義建構組以及監管警員A組鄭偉強駐署警長,和金文泰警署專門罪案調查小組高級調查員方偉臣駐署警長。(圖:張慧仙)
電眼也能幫忙找失蹤者
警方自2012年起在全島公共場所部署超過9萬個警方電眼,覆蓋範圍包括組屋、多層停車場、鄰里和市鎮中心等,目前已經協助偵破超過7500起案件,案件種類也不限於刑事案件。
警方透露,當局曾於去年3月18日接獲通報,指一名特需人士失蹤。警方就是通過查閱失蹤者住家附近的警方電眼,而掌握到這名失蹤者的穿著等身份信息。
有了這些信息後,警員再查看電眼畫面,最終追蹤到失蹤者的去向,並在接獲報案四小時內找到和幫助這名失蹤者和家人團聚。
有效遏制罪案發生
除了協助偵破案件,警方所安裝的電眼也有效遏制罪案的發生。
警方數據顯示,發生再組屋區的罪案在過去幾年都有大幅減少的現象;其中,涉及財產損失的非法放貸騷擾案,從2015年的1745起,減少到2023年的286起;破門行竊案也從2015年的74起減少到去年的37起。
在組屋區多層停車場發生的偷車案和偷竊案,也分別從2015年的251起和690起,減少到2023年的48起和223起,減幅分別達80.9%和67.7%。
嚴格保護數據和隱私
警方強調,通過電眼打擊罪案和協助破案的同時,當局也一直嚴格做好保護公眾隱私和個人數據的工作。
所有電眼捕捉到的攝錄片段都會被妥善儲存,只有獲授權人士才可以因公務需要而調閱。
當局也對電眼數據的使用落實了嚴格的內部流程,警員每一次調閱內容都須進行記錄,此外也會有定期的審核工作。
若有警員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調閱電眼畫面,當局將依法嚴正處理。
在安裝電眼的時候,警方會和新加坡內政科技局密切合作,跟供應商到現場進行勘察,確認部署電眼的最佳位置。攝像頭的位置需要避開陽光、車燈和樹葉的干擾,更重要的是,只會拍到公共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