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曉楣化療掉頭髮,丈夫黃漢雄毅然剃光頭陪伴,讓她備受感動。(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少婦滿心歡喜迎接頭胎,不料孕期突確診血癌得提早產子化療保命,她擔心生命進入倒計時,一度狠心違背天性疏遠寶寶,所幸最後治療見效,母子平安。
38歲的范曉楣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她與丈夫新婚不久在2021年懷上頭胎,二人原本滿心期待地迎接愛情結晶,孕期檢查也一路綠燈,不料懷孕第23周的一次例行驗血,徹底改變夫婦倆的命運。
范曉楣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憶述,她在無症狀的情況下,突然被確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即血癌。她懇求醫生等足月生產完再開始治療,不料被告知若不立刻化療,她恐怕等不到寶寶出世。
無奈下,她一周後開始在新加坡中央醫院化療,期間開始掉頭髮且不斷狂吐,但第一個療程效果不理想,醫生只能換用更強勁的化療藥物。為了避免對胎兒不利,她得提早一個多月剖腹產子。

范曉楣和丈夫的愛情結晶健康成長,如今已滿3歲。(新明日報圖)
范曉楣說,兒子早產後得插管並住進保溫箱一個月,而她則與死神搏鬥,唯一的救命靈藥就是骨髓移植。然而家人配型失敗無法為她捐獻骨髓,她找尋陌生骨髓捐獻者的路也一波三折。
在此期間,她因為不知道能否活下來陪伴兒子長大,甚至狠下心與寶寶保持距離,儘量不去抱他或和他培養感情。「語言很難形容我那時候有多難過。」
幸好在2022年中,她找到一名好心的泰國人願意捐獻骨髓,她在同年10月接受移植手術。此後恢復的兩年多內,她每日陪伴兒子,彌補失去的時光。
范曉楣是新加坡中央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治療和移植項目下,受惠的幾千名病患之一。成立40年至今,這個項目給予超過2200名病患新生的希望。
夫剃光頭力挺癌妻
注重形象的丈夫毅然剃光頭陪她渡過化療煎熬。
范曉楣的丈夫黃漢雄(40歲,低碳政策顧問)同樣是永久居民,他在妻子患病期間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關愛。
黃漢雄申請每天在醫院陪護並遠程工作,范曉楣第一次化療後開始掉頭髮,無法接受自己的樣子時,他毅然剃了光頭陪伴,讓妻子感動不已。
接受移植後的范曉楣無法再次受孕,但她感激兒子能夠健康成長,他剛滿3歲,如今就讀幼兒園。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范曉楣也在一個多月前重返崗位。

宋傳獻(右二)和妻子對面坐著的是捐血給他的王凌和丈夫。(新明日報圖)
來新接受世界首例移植術 寶寶健康成長現已結婚
30多年前在新加坡接受世界首例移植術獲新生,男子如今結婚開啟人生新階段。
宋傳獻這個名字一度出現在新加坡各大報紙和媒體報道中,90年代他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從馬來西亞沙巴州來中央醫院求醫。
患有先天性嚴重地中海貧血症(Thalassaemia Major)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例,通過抽取非親屬捐獻者的血液,提取其中造血幹細胞,根治這個頑疾。
捐血救人一命的是當時只有18歲的新加坡女子王凌。
一晃眼30多載,如今34歲的宋傳獻身體健康,繼承了父親在沙巴的照相館,並在兩年前新婚。而王凌的兩個孩子都將參加會考,接近她當時捐血的年齡。
王凌和宋傳獻兩家人在過去30多年內雖然只見過4次面,但是一直用臉書保持聯繫。兩人今日重聚中央醫院,慶祝院方移植項目成立40周年,並得以第5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