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大學於9月2日在榜鵝新校園正式開學,迎接來自商業、傳播與設計,以及信息通訊科技學院的3800名學生。其他學院預計將在明年遷入新校區。
位於榜鵝海岸路的新工大校園自2019年開始建設,耗資超過10億新元,位於榜鵝數碼區。校園占地約9萬平方米,已建成的東區校園(Campus Court)位於科尼島對面,設有行政和教學樓、多功能大禮堂、體育設施和能容納600人的食堂等。西區校園(Campus Heart)預計明年上半年啟用,將配備圖書館和促進校企合作的研究中心等設施。
在工程全部完工之前,約6000名來自工程、食品、化學及生物科技,以及保健和社會科學院的學生將繼續在杜佛路和理工學院內的校舍上課。新工大校長蔡其昌教授在致辭中表示,這標誌著新工大翻開新的篇章,同時也慶祝新工大成為公立大學十周年。新工大榜鵝校園將與企業和社區緊密相連,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學習體驗,並與業界建立更多合作機會。

從9月開始,新工大將推出數碼能力路線圖,為各專業學生提供微型在線課程和工作坊,以幫助他們掌握必要的數碼技能。六個路線圖選項包括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雲計算、低代碼編程、擴展現實和區塊鏈。優秀理工學院畢業生還有機會獲得淡馬錫獎學金,在新工大攻讀STEM課程。淡馬錫將從2025學年起,三年內每年提供最多十份獎學金。

教育部長陳振聲在活動中鼓勵新工大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保持與理工學院的協作,並與榜鵝區的學校和企業建立聯繫,為社區提供創新服務。他期望新工大各學科間加強交流合作,不僅為新加坡,也為全球創新貢獻力量。
接下來跟小文了解新加坡理工大學
新加坡理工大學
新加坡理工大學(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前身為新加坡科技學院,於2014年3月28日,根據新加坡政府的宣布,新加坡科技學院升級為新加坡的第五所公立大學,並正式更名為新加坡理工大學。該校將重點放在應用科學領域,包括基礎設施保全工程、信息通訊工程和會計學等三個專業。為了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保持一致,這三個專業課程均設有行業諮詢委員會。

學校使命與願景
SIT的宗旨是培育和提升個人,基於他們的興趣和天賦,以積極的態度影響社會。自2009年創立至今,SIT已經從最初的500名學生和10個學位課程,成長至擁有超過7000名學生,這些學生分布在SIT和9個國際大學合作夥伴提供的42個學位課程中。

SIT致力於塑造學生具備四個獨特特質,即SIT-DNA,這將使他們成為「思維修補者」,能夠「持續學習和再學習」,成為「變革的推動者」,並且「深入社區紮根」。
學校優勢
學位認證
新加坡理工大學已獲得中國教育部的學歷認證,成為新加坡眾多獲得認證的公立大學之一。
就業優勢
與其他新加坡高等教育機構相比,SIT更加注重應用科學。SIT的職業準備中心(CCR)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職場準備充分的員工。學生將參與為期12個月與所學課程相關的工作實習,這樣的長時間實習使學生能夠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工作場景。
師資力量
SIT的教師團隊不僅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而且大多數都是來自頂尖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機構的博士學位持有者。學校還與多個國際知名大學合作,提供多樣化的聯合學位課程,例如SIT與迪吉彭理工學院、SIT與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聯合學位項目。表現優異的學生有機會直接申請轉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南洋理工大學繼續深造。新加坡理工大學還與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的名校進行交流合作,相互承認學歷,並為學生提供海外實習機會,畢業後可以申請到合作院校繼續學習。
畢業後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權
新加坡政府理工大學的國際學生在畢業後若能在新加坡找到工作,將有機會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權。通常情況下,畢業生在一年內有望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申請要求
學術成績:高考成績一本線以上,具體申請時根據個案判斷
語言成績:雅思6.5,不同專業要求不同
學費與學制
學制:3-4年
學費:約10-15萬RMB/年,具體根據專業以學校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