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怡保機場現已恢復運作,但目前僅有一趟酷航提供的怡保往返新加坡的航班。根據酷航官網,酷航本月將有5趟往返新加坡與怡保的航班服務。
掌管馬來西亞霹靂州公共運輸事務的行政議員諾麗阿詩琳表示:「州政府已做好相關準備,包括設立隔離中心,以應付從新加坡飛抵怡保的航班乘客。」
馬來西亞怡保警區主任透露,上述航班共有32名乘客,其中8人是新加坡公民(其中一人是兒童)、19人是新加坡永久居民,還有5名馬來西亞籍留學生。
他表示,這5名獲准飛往新加坡的留學生事先已獲得馬來西亞移民局和新加坡教育部的批准信。所有乘客登機時都很配合政府的防疫要求。

新加坡在開通與怡保的航班同時,也在同疫情受控的特定國家探討開闢「綠色通道」,在採取足夠措施的情況下,恢復跨境人員流通。新加坡外交部和新加坡貿工部此前發表聯合文告,公布有關新中「快捷通道」的詳情。
目前,新加坡同意來自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江蘇和浙江的官方或商務旅客通過「快捷通道」入境新加坡,同時也讓需要到中國這六個地區的新加坡居民入境中國。這項安排之後將逐步擴展到中國其他省市。兩國已從6月8日起受理申請。新加坡當局將率先受理由政府部門和機關接待的申請。
新加坡籍居民進入中國的程序是:
通過中方負責接待的企業和政府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時必須提交健康證明書;
6月8日開始受理部分申請;
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後,有關人員可按規定申請簽證等證件。
注意:
須由中方政府機構或者企業代為提出申請;
獲准出行的新加坡籍居民,須通過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申請准證;
申請者也須申明健康狀況。
中國籍居民入境新加坡的程序是:
中國公民必須通過新加坡負責接待的企業和政府機構申請「Safe Travel Pass」(安全出行證);
第一階段只允許中方公務人員提出申請,下個階段將開放給中方商務人員申請;
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後,有關人員可按規定申請簽證等證件;
出發前的三天內必須上網填寫入境卡,申報健康情況和出行歷史。
入境後,必須再次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檢測結果出來前必須暫時隔離一至兩天;
檢測結果合格者無需接受額外隔離;
抵境後的首14天,必須嚴格遵照事前經過主管單位審批的行程。在這段期間除了德士、私召車和公司安排的車輛以外,不能乘搭公共運輸工具。負責接待的單位必須全程安排交通出行,包括機場接送等;
入境新加坡者,還必須下載「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手機應該App,並在新加坡期間全程開啟App;
若確診,必須在目的地接受醫療護理,費用全額自理。

隨著本地逐步解除病毒阻斷措施,新加坡航空公司及旗下酷航加強衛生與安全措施,其中新航在多方面運用數碼科技取代部分服務,希望在落實防疫的同時兼顧飛行體驗。
根據新航今天前兩日發出的文告,新航將以流動應用取代報紙、雜誌和其他機上讀物,乘客可瀏覽超過150種國際報章、雜誌和讀物。新航也在研究一項利用紫外光線進行清潔工作的試驗計劃,在每趟航班前以紫外光線清潔機上的廁所。
乘客在登記前將收到一份電子手冊,當中包含飛行前、機場、登機時和抵達後的衛生和安全措施,乘客也可從新航網站上下載手冊。未來數個月內,新航也將讓乘客在機場休息室使用數碼訂餐服務,並將在飛機上提供電子菜單。
為儘量減少乘客在旅途中的接觸次數,新航目前正研究讓乘客在機場自助櫃檯,以新航應用或QR碼列印登機證和行李標籤。公司也正在加強新航應用,根據不同乘客的行程,提供更多有關旅遊和健康限制的客制化資訊。

要在狹窄密閉的機艙空間,和陌生人共處幾個小時,難免讓人心存憂慮。冠病疫情暴發後,飛機清潔成了大家關注的議題。機內這麼多人,要避免在機上接觸病毒該怎麼做?哪裡又是最佳位置呢?
在推出實際方式改善飛機環境和有疫苗前,乘客乘坐飛機時就要好好做足以下措施
上機前
・鼓勵乘客透過網上或程式預辦登機手續,並在機場自助託運行李
・在登機閘口提供酒精搓手液
・在候機室實施社交距離,加強消毒和更改餐飲服務
上機後
避免和出現症狀的人接觸
冠狀病毒已被證實通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傳播。坐在感染者同一排或前後兩排者,有80%以上的可能會傳染病毒,因此遠離出現症狀者才是上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南,一旦機上有確診冠狀病毒者,當局需聯絡其座位前後兩排的乘客。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期間,甚至出現距離患者超過兩排的乘客被感染的情況。
坐窗邊
研究顯示,坐在窗邊的乘客在機上一般最少移動,因此接觸病毒的幾率更低。
積極使用洗手液
在機上也得貫徹良好衛生習慣,如用餐前後和上廁所後,用免洗酒精消毒液洗手;避免接觸臉部;打噴嚏或咳嗽時使用紙巾等。
在機上戴口罩可能弊多於利
除非生病,否則無需在機上戴口罩或手套。這麼做反而會加劇病毒的傳播,因為如果口罩或手套潮濕,會促進病毒和細菌生長。
但如果生病了,還是要戴口罩。如果沒有口罩,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再把它扔掉。打開頭頂上的通風口也有助於控制病菌傳播。
多喝水
機艙空氣非常乾燥,會使得鼻粘膜變干,降低保護。醫生建議尤其在長途飛行中,要多喝水。研究顯示,除非坐在感染者附近,否則大部分乘客無論坐哪,在飛機上接觸病毒的幾率相當低,只有0%至1%,因為他們和其他人的接觸時間不長。即便如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