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外國投資持續增長,世界級企業為何偏愛新加坡

2020年09月06日   •   5814次閱讀

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可信賴的特徵使新加坡得以繼續吸引外國投資項目。即使在冠狀病毒流行籠罩的低迷的經濟環境中,外國投資項目也繼續增加。

當總理李顯龍參加政府的政策辯論時,他透露許多公司打算搬遷到新加坡,包括一家計劃在新加坡設立生產疫苗的製藥公司和一家專門為預防疾病風險提供保險的公司。此外,許多《財富》全球500強公司也打算在新加坡設立地區總部。‍

所有這些都是基於新加坡政府的穩定,健全的法治和許多公司眼中的「安全港」。

但是,新加坡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並接受這些外國公司引進的人才,以便繼續吸引外國投資,從而為新加坡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李顯龍總理強調:「我們一直是向世界開放的國家。我們歡迎那些能夠為社會增值並充分發揮本國國民實力的外國人。作為自由港和移民國,這是歷史我們從一開始就擁有價值觀。

在談到公司投資的當前趨勢時,總理指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社會都承受著壓力,政治也動盪不安。因此,一些已經擁有地區總部和項目的投資者正在重新考慮他們的位置並尋找替代方案。其他正在著手新項目的投資者正急切地在世界各地尋找一個安全的住所。

李顯龍總理說:「企業正在尋找一個安全的港口,一個政治穩定,法治,人民勤奮團結的地方,該國可以安全地度過COVID-19疫情並擁有光明的未來。

「在動盪的世界中,新加坡是為數不多的值得信賴的國家之一,我們必須捍衛這一聲譽。」

一些外國金融機構還打算擴大在新加坡的業務,包括擴大IT和物流業務的規模。‍

總理還補充說,儘管全球經濟不景氣,但今年經濟發展局吸引的外國投資項目實際上高於去年。

他指出,要吸引這些公司來新加坡定居,他們必須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並允許他們引進所需的人才。由於新加坡仍然沒有一個完整的專業團隊來處理所有類型的工作,因此區域和全球總部的本質是吸引全球精英組成一個國際團隊。

這些公司一旦在新加坡立足,就會有更多的人能夠利用他們創造的機會,掌握技能和知識並獲得晉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地公司還需要全球人才來進一步發展和擴大規模。中小企業可以借用外國人才的技能,知識和專長來擴展和攀升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