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為了能讓孩子到新加坡接受教育,馬來西亞一些家長不惜讓孩子每天早起越過長堤。
但近年來,令吉兌換新元持續走軟,加上本地非公民學生的學費調高等種種因素,到本地讀書的馬國學生有所減少。有馬國校車業者也發現,來往兩地的馬國學生在近幾年來下跌了15%。
馬國校車業者:來回兩地的馬國學生下跌

馬國《星報》報道,校車業者Superman School Van的發言人透露,他們每天都會出動多達26輛巴士,載送超過400名學生來回新馬兩地。但發言人表示,需求已下跌。比起過去幾年,他們載送的學生人數下滑約15%。
另一個業者則表示,他們之前從新山各個角落載送超過100名學生,但目前人數已下跌到約90人。
他說:「家長不再送孩子到新加坡讀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新元兌令吉匯率持續走高,另外新加坡每兩年也會檢討學費,他們在經濟上無法應付。」
該名業者也透露,他們的車費介於500令吉(約160新元)到600令吉(約192新元),車費會依學生的住家地址而定。業者也會根據油價和關卡過路費調整車費。
教育部也在兩天前宣布,未來三年,永久居民和外籍學生的學費將逐年增加。永久居民中小學生的學費每月增加25到60元。外籍學生的學費每月增加25到150元。
家長:心疼孩子早起上學 考慮讓小兒子在馬國讀書

一名將孩子送到新加坡讀書的馬國家長Ivy Teh就表示,會決定將兩名女兒送到新加坡讀書,主要是希望孩子能接受高素質教育,尤其是因為本地的課程都是以英語為主。
但她考慮讓小兒子在新山接受教育。她說:「每天看到我的女兒凌晨4點就需要起床準備上學,我很心疼。我曾經提議讓她們轉學,到馬來西亞的學校讀書,但她們不肯。」
Ivy Teh透露,為了讓孩子到新加坡讀書,她和丈夫每年都需花上高達5萬5794馬幣(約1萬8000新元)的費用。
《星報》聯繫新加坡教育部,詢問有關在新加坡就讀的馬國學生人數,但當局以問題敏感為由,拒絕置評。
馬國私立和國際學校供過於求 學生無需越過長堤
馬來西亞柔佛州健康、環境、教育和信息委員會主席阿育拉瑪特(Ayub Rahmat)指出,為了滿足當地人對私立或國際教育的需求,當局已採取相應措施,所以馬國學生其實無需每天越過長堤上學。
他說:「柔佛州有足夠的私立和國際學校,無論是小學、中學或高等教育,它們都能提供優質教育。」
和麗園有限公司的發展總監Chong Khai Siang也同樣指出,到新加坡讀書的馬國學生人數下跌,主要的因素是因為馬幣匯率持續走軟。
他說:「家長的另一個擔憂是怕孩子到新加坡完成學業後,就在那裡工作和定居。」
他透露,和麗園國際學校(Austin Heights Private and International School)有65%的學生是馬來西亞人。
他也指出,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是新加坡人,他們因無法在新加坡就讀國際學校,而選擇到馬國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