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一個典型的多元文化國家,其教育體系不僅借鑑了英國的教育體制,還根據自身國情進行了大量創新和改革。半個世紀以來,新加坡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終身學習,致力於構建一個全民學習型社會。新加坡的終身學習文化不僅體現在政策的制定上,更在實踐層面得到了廣泛推進。
新加坡終身學習政策的制定深受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公民綜合素質成為國際競爭的軟實力,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勞動密集型技能過時。為適應這一變化,新加坡政府於2014年成立了技能創前程委員會,旨在幫助新加坡公民通過學習和訓練發揮最大潛能,激發技能和熱情,促進國家發展。

技能創前程計劃作為新加坡終身學習政策的核心,其理念是全民終身學習。該計劃由未來經濟委員會、教育和培訓機構、僱主、工會等多方合作,共同幫助新加坡公民掌握終身學習的技能。該計劃主要關注四個方面:一是幫助個人在教育、培訓和職業發展方面做出明智選擇;二是開發全面、高質量的教育和培訓體系;三是以技能和熟練水平為基礎,促進僱主認可和職業發展;四是形成支持和崇尚終身學習的文化。
在實踐層面,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推動終身學習。首先,通過財政計劃支持新加坡國民繼續學習。例如,ITE升學獎(ITE Progression Award, IPA)鼓勵年輕的工藝教育畢業生在職業生涯早期提高技能,確保他們在選擇的職業中獲得更好的進步前景。此外,新加坡政府還為40歲及以上的國民提供了技能培訓補助,支持他們參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專業文憑課程、文憑後課程、學士課程和專門針對採納漸進式薪金模式行業的課程。

新加坡政府注重提升繼續教育與培訓系統。例如,成立終身學習捐贈基金,資助國民提升就業能力;改組人力資源部,規劃國家人力資源;在人力資源部下設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推動僱主、政府、行業協會、教育培訓機構等多方合作,形成國家層面的涉及33個行業的勞動力技能資格框架。此外,新加坡還啟動了繼續教育與培訓規劃,加強職前職後教育培訓機構間的合作,結合發展中的行業設立優質的繼續教育與培訓中心。
新加坡政府在教育領域建立了牢固的夥伴關係。這包括促進企業與學校之間建立更多的夥伴關係,加強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學校之間的夥伴關係。這些夥伴關係促進了不同能力的學生之間更有意義的互動,並通過相互的專業學習提高了教師的能力。

新加坡政府還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培養「21世紀技能」(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21CC),以幫助學生培養面向未來的能力。這包括批判性、適應性和創造性思維,公民、全球和跨文化素養,以及在課程和課外環境中的溝通、協作和信息技能。
新加坡的終身學習文化在政策與實踐的雙輪驅動下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制定全面、系統的終身學習政策,提供豐富的繼續教育與培訓資源,建立牢固的夥伴關係,以及培養面向未來的技能,新加坡正逐步構建一個全民學習型社會,為國家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