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VS新加坡,全球15歲學生誰最強?
作為亞洲熱門留學地,很多家長都會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猶豫不決。
同樣具備行程較短、文化相似、教育質量好等優勢,這兩個優秀的教育體系一直都是平分秋色,各有各的好。
不過,總是有家長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香港,新加坡,究竟誰擁有最優秀的教育體系?
這是個非常主觀的問題,答案也非常主觀。不過,世界上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考核標準,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

這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每三年舉辦的評估,從2000年開始,每三年對全世界15歲的學生的數學,閱讀和科學知識做綜合測試,進行能力評估。
在2022年的評估中,新加坡不止超越了香港,還有加拿大、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教育強國,新加坡學生以575分(數學),561分(科學),543分(閱讀),成為全球81個參評教育體系中最優秀的那一位。
恭喜新加坡的學生,連斬三個世界第一,帶領新加坡重回榜一大哥的位置!

此次評估共有69萬名學生參與調查,當中包括來自新加坡149所中學和15所私立學校的6,606名15歲學生參與。
與去年的成績相比,新加坡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表現保持不變。在科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閱讀能力略有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方面達到最高兩個能力水平的比率是全球最高的,分別達到41%、24%和23%。數學和科學方面表現最佳的學生比率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

全球No.1的新加坡數學
新加坡數學一直受到很多國家的追捧。
據統計,新加坡數學教材風靡全球40多個國家。早在4年前,英國就在全國小學採用新加坡數學教材;美國也早早地引入了新加坡數學,並且在國內大力推廣;法國也效仿新加坡,500多所學校引入新加坡數學教材。

新加坡數學獨特的「CPA教學法」利用建模思維,重視孩子的數學思維,提倡從圖像到形象再到抽象,層層遞進的螺旋式上升的思維模式。
在小學階段,新加坡還會舉辦各種類型不同的數學競賽。如此濃厚的數學氛圍,使新加坡的學生們從小就對數學充滿了興趣,並且對數學概念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
全球No.1的新加坡科學
新加坡非常重視孩子在科學領域的發展。
例如,編程在新加坡已經不再只是一門興趣課程,而是培養學生創造未來科技能力的重要途徑。
2017年,新加坡就全面推動少兒編程教育,甚至在中小學考試中加入了編程考試科目。2019年,新加坡進一步擴大編程課程。所有小四至小六年級的學生,都必須要上長達10小時的編程課。

全球No.1的新加坡閱讀
新加坡擁有非常濃厚的閱讀文化。不管是鄰里學校、自主學校還是自治學校、特選學校,新加坡每間學校都會配備一個足夠大的圖書室。課間休息的時候,學生都會到學校的圖書室借書。
除了校內的圖書室,新加坡小學為了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學生每天早上到校之後,都會有專門的晨讀時間。孩子們可以在晨讀的時間裡讀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
新加坡政府也建設了非常多的圖書館。到了周末,很多媽媽就會帶著孩子來圖書館看書,既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也可以消磨時間。這也是很多新加坡媽媽最喜歡的親子活動之一。

新加坡卓越的教育體系與獨特的文化融合,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平台。新加坡15歲的學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也讓世界再次看到了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