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U NEWS

2022年12月,新加坡管理大學在雅加達舉辦了首屆領導人傑出講師系列(Presidential Distinguished Lecturer Series, PDLS)活動。新大校長江莉莉教授作為小組討論主持人,與嘉賓們一起討論了在印尼發展可持續發展人才渠道的重要性,以及探索戰略形式以彌補現有技能短缺。
在印尼這個新興經濟體,人才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面對快速增長的人口、複雜的商業格局和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動態,發展培養一個強大的頂級人才庫至關重要,可以為各行各業提供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因此,許多企業正在將目光轉向建立更成功的項目,專注於建立有效的本地人才渠道,同時平衡全球招聘需求。
本次PDLS的主題為「建立印尼可持續發展人才渠道」,參與探討的小組成員有:Sintesa集團執行長 Shinta Widjaja Kamdani 女士,企業家 Aldi Haryopratomo 先生,同時也是新大國際諮詢委員會印尼成員;Sinar Mas 集團總裁(新加坡)Bernard Tan 先生;Communications World 創始人兼執行長 Gulshan Harjani 先生,同時也是新大國際諮詢委員會印尼成員,以及新大印尼校友會主席。
01 在牢固基礎上建立夥伴關係
江教授在歡迎致辭中表示,她很高興在雅加達啟動新大的首個海外中心,該中心在新大2020年啟動的戰略計劃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據『亞洲增長』戰略重點,我們已將建立海外中心作為加強合作、加深跨文化理解和共同促進地區增長的重要一步。」江教授表示,她相信這將有助於新大與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進行更深入的合作,成功地對亞洲不同地區的社區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02 可持續發展人才庫
在 PDLS 的開始時,江教授將討論的主題引向了可持續發展和教育。她認為,印尼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潛力成為氣候大國,相信印尼的氣候減緩和適應措施將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考慮到這一點,她談到了印尼為氣候行動做出有意義貢獻所需的技能和工人類型,以及如何從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增長中受益。
Shinta 女士則強調了她所認為的最基本先決條件——心態。「當我們談論可持續發展和就業時,人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心態——我們需要認識到自己確實是可以致力於可持續發展措施的,而不是感覺自己被迫進入現有的工作範圍。這一點十分重要。」她說道。
03 培養多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從業者
除了培養人才的正確心態外,Tan 先生還分享了他的觀點,即可持續發展從業者需要具備多種職能。例如在公司採取措施減少碳足跡之前,可持續發展從業者就需要對環境科學有基本的了解,以了解決策和行動如何影響環境。
此外,可持續發展從業者應該掌握經濟和商業動機,以及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政治驅動因素。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融合了廣泛學科的大主題,就像新大促進廣泛教育的方式一樣。我認為可持續發展從業者需要將各個學科的點結合起來,而不是深入研究某個學科。」 Tan 先生說到。
Gulshan 先生也有類似觀點,他認為培養學生更強的意識是可持續發展從業者多學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大多數人都意識到存在各種各樣的氣候問題,但他認為缺乏的是更具體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說:「例如根據一些報告顯示,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國家和第十六大經濟體,是第十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學生意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有能力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產生更大的影響。」
04 利用夥伴關係實現變革
夥伴關係是培養可持續發展領域人才的另一個關鍵方面。Aldi 先生以印尼豐富的資源之一——海岸線為例,討論了職業培訓如何在對抗印尼氣候變化方面發揮最大作用。
在分享了1公頃海草所吸收的碳與15公頃熱帶雨林所吸收的碳相同這一事實後,Aldi 先生談到了如何與位於聖地亞哥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建立合作關係,從而開展一項實用的培訓項目。
他表示:「這將激發更多積極的年輕人,去了解我們如何將碳金礦變成真正的東西。這些知識同樣也可以應用於印尼的其他不同行業,在當地培養專業人士,從而促進發展可持續商業模式,帶領我們走向世界舞台。」
註:本文原文轉載於SMU ENGAGE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