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中國家庭對於歐洲和新加坡的關注迅速提升。根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28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國赴美、赴澳留學生人數放緩,留學需求有可能像歐洲和亞洲地區轉移。

△2022「爸爸真棒」國際化教育家庭報告
那麼,在歐洲和新加坡讀書到底是什麼體驗?歐洲真有傳說中的那麼佛?新加坡真有那麼雞嗎?分別的留學花費怎麼樣?這些問題,我們找到了一位分別在瑞士和新加坡都有過就讀經驗的留學生來回答。
Hello,大家好。我是Chelsea,是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目前在EHL Singapore Campus交換。

△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校區(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我在瑞士生活了五年,其中包括了四年的高中,以及一年的大學生活。
去年學校建成了EHL的新加坡校區,由於過去五年已經感受過歐洲學習生活,我想換一個不一樣的環境,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有一段不一樣的交換生生活對以後就業也會有所幫助。
同時,我對新加坡也有一些不一樣的情感,這是我旅遊去的第一個國家,小時候就覺得這個花園城市很乾凈很美。於是我便申請到新加坡校區進行交換學習一年。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感受。

為什麼選擇新加坡?
新加坡跟瑞士都是面積較小但又很國際化的國家,我感覺新加坡像是亞洲的瑞士,都具有極高的包容度。來新加坡之前,學校也有提及有關第三個校區的選址。
他們在泰國,香港以及新加坡之間,選擇了新加坡作為我們學校的新校區,這也說明了這座城市花園具有一定的國際性。
新加坡融合了東方以及西方的文化,許多重要會議以及賽事都會選擇在新加坡進行,未來也會是亞洲的商業中心。
如果未來選擇回到國內工作,在新加坡交換的經歷會是一個很好的經驗。這也是我想來新加坡交換的一個原因。

△學校組織的Speakeasy主題party

飲食、住宿和物價
剛到新加坡時,我有些不適應這裡悶熱時不時會下一場暴雨的天氣,以及室內涼到發抖的冷氣,不像四季分明的瑞士一樣。
拋開天氣,總的來說新加坡生活方面要比瑞士方便很多,跟國內也比較相近。
飲食方面也是沒得挑,作為亞洲國際中心,菜系多到挑不過來,因為新加坡本地人很少自己做飯,都會去食閣吃飯,所以新加坡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食閣,裡面能吃到各式各樣的菜品,食閣裡面也隱藏了很多平價米其林,價格也很經濟實惠。
相比瑞士高到離譜的物價,新加坡的物價也更接近國內。我跟朋友們來交換的第一個學期就下定決心不吃同家餐廳,吃遍整個新加坡。相比在瑞士每周末下山只為了一頓中餐,顯得特別奢侈。
由於我們學校新加坡校區不提供住宿,我們需要自己租房子,再三考慮之後我跟我的朋友是來到新加坡之後才開始找房子。
剛好碰上疫情,新加坡的房租上漲了不少,同時很多房子都不短租給留學生(要求兩年起租),我們看了好幾家公寓最後才找到了合適的房子。
我跟我的室友對住宿要求比較高,最後租到了一個80平方米兩室兩衛的公寓,公寓內部包含健身房,無邊泳池,還有一些可供燒烤,會議的公共區域,樓下也有保安24小時看守,相對比較安全。

△公寓樓頂的公共區域,我們常常會上去看日落
房租在5400新幣/月(摺合人民幣大約27000)不包含水電費,這學期房租漲到了5800新幣/月(摺合人民幣大約29000),每個人每月的房租大概在15000人民幣左右。
但是運氣比較差的一些朋友也碰到過一直搬家找不到合適住所的情況。我感覺住宿這一方面是來新加坡時最困擾我的問題。
據我們房屋中介所說,因為香港許多公司都搬到了新加坡,所以新加坡的房子供不應求,導致房租上漲的很厲害。

△次臥

△主臥
在洛桑校區,學校會提供學生宿舍,有三人間,兩人間以及單人間。
許多同學也會選擇在學校租房住,通常都是獨棟的房子面積會比較大,好幾個同學一起合租共享廚房,客廳,花園,房租平均每人在8000-9000人民幣左右,相比新加坡要便宜一些也更舒適一些。
瑞士比較適合居住是名副其實的,出了家門就可以看到很美的瑞士鄉村風景有山有水。

△洛桑租到的房子一般都是獨棟,有的會帶花園,非常「瑞士」風格,會有好幾個同學一起合租

新加坡VS瑞士 讀書真的那麼「卷」嗎?活動哪裡豐富?
新加坡華人居多,出門基本上都可以用中文交流,當地人的中文表達都偏向粵語一些,英語會帶有一些東南亞口音,剛來的時候我需要認真聽好幾遍才能聽得懂。
對於年級比較小英語還不夠流利的小朋友來說,新加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既可以讓小朋友接觸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又可以接受新加坡中西合併的教育。
新加坡在教育方面會比其他國家嚴格,政府有要求出勤率,達不到出勤率會被收回學生簽證,所以在這裡上學也會相對比較認真一些。年齡比較小還沒有能力可以自我約束的孩子,來新加坡留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學校組織的品酒課
拿我們學校來說,新加坡校區開設的第一個學期均分就要比瑞士校區高出很多,整體通過率也是兩個校區中最高的。據說新加坡當地人讀書都比較「卷」,很多新加坡人拿到我們學校發放的獎學金,這也足夠說明了當地人讀書是很用功的。
學校里學習的氛圍也被帶的濃郁起來。也許新加坡校區的強制出勤率(據說學校想保留洛桑校區的風格,但是由於新加坡政府要求,所以新加坡校區會記出勤率)以及學習氛圍是影響均分的因素之一。
我們學校開設的新加坡校區人比較少,感覺整個年級同學相處都很友好,雖然大部分都是洛桑校區過來進行交換學習的,但也有很多來自新加坡當地的同學,當地的同學都很友善,會很熱情的拉著我們品嘗新加坡的當地美食,帶我們去探索新加坡。
對比洛桑總部,新加坡校區顯得格外溫馨一些。
雖然校區很小但是該有的活動我們也是一樣不落下,上學期學校組織過主題party,Speakeasy,BBQ,品酒課,還會邀請新加坡這邊的校友或者知名CEO進行講座。

△來福士CEO來學校演講,同時帶來了raffles的調酒師,為我們調Singapore Sling
很多瑞士的朋友都覺得在瑞士留學像在「養老」,沒有很多活動,但我個人感覺在瑞士的課餘生活比較豐富,因為地處歐洲中心,長假短假都可以隨時拎包旅行。
在瑞士留學的五年已經幾乎把歐洲大大小小玩了個遍,習慣了安安靜靜看風景的感覺。
但是新加坡比較小,我們剛來的第一個月就已經把整個新加坡逛遍了,有很多同學周末會飛去泰國或者去馬來西亞玩。
新加坡相比瑞士更熱鬧一些,活動也跟國內比較相似,比如周末我們會去KTV,劇本殺,還有密室逃脫(這些在歐洲都比較少)。
新加坡會有很多活動,比如一些限定展覽,音樂會等等,我跟我的室友會經常參加這些活動放鬆的同時增長一些見識。

△周杰倫燭光音樂會
新加坡除了租房目前比較困難也比較貴,其他消費都會比瑞士低很多,更接近國內的消費水平。
總的來說,瑞士跟新加坡都是很國際化的地方,但是新加坡中方跟西方文化融合的比較好,對於年紀小剛出國留學的小朋友來說是一個蠻不錯的選擇,既可以接受到國際教育,又可以保留一些中國傳統的觀念。
這兩段留學都是我很寶貴的經歷,我很慶幸當時做了來新加坡交換的決定,體驗到了跟之前在瑞士完全不一樣的留學。 希望這些能幫到大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