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最好的朋友來自不同的班級」
在新加坡Edgefield中學,來自普通班(Normal)和快捷班(Express)的一年級學生被安排在同一班級。儘管這種非傳統的班級組織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但校長和老師們表示,這是值得的。
科目編班
新加坡教育部2014年在12所中學試行科目編班計劃(subject-based banding),距今已經有五年時間了。
該計劃旨在讓學生念中一時就能靈活選科,在2018年已擴大到所有提供普通源流課程的學校。
凡是小學離校考試成績符合標準的普通源流學生,從中一起就可根據個人強項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校方也可憑中一生的年中或年終考試成績,允許他們修讀較高程度的科目。
不過在目前在科目編班計劃下,普通源流的學生可以選讀程度較高的科目,但只局限於英語、母語、數學和科學這四個小六會考科目。
到2024年,現有的中學分流制將被全科目編班取代,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級別的科目。
除了減少給學生帶來標籤、受挫等負面影響,此舉措還將讓學校有機會重塑社會環境,使學生受益。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周二的議會演講中提到了Edgefield中學的「開拓性實踐」課程,這就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例子。

該校從2018年開始向學生提供基於學科的班級安排。如果學生表現出對某門學科的擅長和天賦,那麼普通班的學生就有機會選修更高級別的課程。
但該校今年更進一步,為學生實施了新的班級安排。
在Edgefield中學的1 Euclid課程中,有來自快捷班(Express)的24名學生、來自普通班(Normal-學術)的10名學生和來自普通班(Normal-技術)的5名學生。
每個學科的學生都被分成不同的班級——例如擅長科學和數學且能夠進入更高程度學習水平的學生們,將和快捷流學生一起上課。但除了這些科目以外,他們也將一起參加藝術、設計、技術和體育等課程。
該校校長Lee Peck Ping表示,這項新安排的想法是在去年與學生舉行了焦點小組討論會後產生的,討論的主題是學生對於科目編班的感受。
他說:「以前,我們讓普通(學術)或普通(技術)學生進入快捷班,學生們傾向於一個人待著,他們覺得快捷班不太歡迎他們,快捷流的學生和『新人』相處得不好。但這並不是快捷流學生們的想法……」
「所以我們想,為什麼不在這個新的班級結構中做些改變呢?」

克服挑戰
正如Lee Peck Ping所指出的,這一舉措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首先,教師在課堂管理和差異化教學方面的技能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他說:「由於學生的特點各不相同,老師們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教學,以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例如,你如何拓展那些能力更高的學生,或者為那些可能需要額外幫助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

科學老師Seow Tzer Yeun就在其中一個混合班教學,他也指出了這一點。
他說:「困難在於備課。以前,我可以準備相同的材料,或相同的工作表。但是現在,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做雙重工作,這需要很多時間去適應。
學生的收穫
Edgefield中學實施這項新安排還不到三個月,但該校已經從中受益。
校長Lee Peck Ping表示,即使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學生的反饋也很好,老師們也看到了「令人鼓舞的跡象」。
「學生們告訴我們,他們喜歡和同學們玩在一起,他們還擁有了一些來自不同班級的好朋友。」
「他們還發現,那些表現出色的同學不一定來自快捷流,他們從彼此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Sec 1 Express學生Keshav Chidambaram告訴了大家他喜歡上課的原因。
「坐在我旁邊的這個女孩,她來自普通(技術)班。她非常擅長藝術,所以她有時會幫助我;而當她在數學方面需要幫助時,我也會盡力幫助她。」
另一名學生Javier Peh說:「我交了很多朋友,因為我經常需要換學科班級,所以我能認識來自不同專業和班級的人。否則,我就會待在原本的舒適區,無法接觸到更廣闊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