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漫步於燈火輝煌的烏節路,兩旁各具特色的商城、時尚的精品店還有閃閃爍爍的彩色霓虹燈,整條街都熠熠生輝宛如郭沫若先生筆下描繪的《天上的街市》。

白天步行街兩旁林立的巨大悅椿樹遮陽蔽日,讓往來的購物人潮能在涼爽的樹蔭底下舒適漫步。

很難想像烏節路在170年前,還只是一條田間小徑,種植著果樹、肉豆蔻和辣椒。這也是烏節路(Orchard Road)名字的來歷,Orchard的意思就是果園。
1850 年代,最初寒微的境況開始發生變化。人們紛紛搬到此地,露天熟食攤販、濕巴剎(菜市場)、墓地和寺廟慢慢出現,甚至還有一個露天洗衣池。
直到 1903 年,烏節路才開始湧現店鋪,新加坡第一家超市就位於如今的先得坊 (The Centrepoint) 所在地。
1958 年,新加坡商人董俊竟 (C. K. Tang) 在墓地對面的一塊土地上建起了第一家百貨公司。這家百貨公司於1982 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地標建築董廈 (Tang Plaza),內設百貨公司和酒店。

1970 年代,電影院、保齡球館和規模更大的購物中心接踵而至,烏節路作為娛樂中心的美譽遠近聞名。
如今,烏節路已是滄海變桑田,地標性購物商場、餐館和酒店沿街矗立,整條烏節路充滿豐富多彩的零售、餐飲和娛樂選擇,滿足不同品味和預算需求。
今天,這條2.8公里長的林蔭大道可以與世界上最好的購物大街相媲美,和倫敦的邦德街、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紐約的第五大道等著名的購物勝地並稱為世界十大購物天堂。

烏節路位於新加坡的中部地區,擁有20多個商場,共有800,000平方米的優質零售空間,橫跨三個地鐵站:烏節路(Orchard)、塞美索(Somerset)和多美歌(Dhoby Ghaut)。
國際奢侈品牌,設計師品牌,高階時尚,生活時尚精品店,頂級酒店以及各種各樣的美食和娛樂選擇,你想要的在烏節路都應有盡有。
烏節路商圈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商圈。烏節路對於新加坡的意義就相當於王府井之於北京、南京路之於上海、第五大道之於紐約。這裡薈萃了新加坡最多的大型購物中心。從高端的大型商場如百麗宮(Paragon)、義安城(Ngee Ann City)、ION,到中端的邵氏(Shaw House)、Tangs,再到低端的租賃攤位的市場如遠東(Far East Shopping Centre)等等,凡是你所想到的烏節路應有盡有。

每到重大節日,烏節路更是瀰漫著節日氛圍。每年聖誕前夕這裡都裝扮得火樹銀花,色彩濃烈得像是梵谷的畫一樣。

烏節路最新商場「設計·烏節」(Design Orchard)日前開幕,與烏節路上絕大部分商場不同的是,「設計·烏節」打著只賣本地設計的旗幟,一樓零售空間的61個品牌全屬新加坡原創,多元化的產品包括服飾、生活時尚、美容、食品和小家具等。樓高「兩層半」的「設計·烏節」由本地重磅級建築事務所WOHA操刀設計,由里到外都展示著紅點創意和設計亮點。

WOHA創辦人、總統設計獎年度設計師之一,建築師黃文森(Wong Mun Summ)透露,這並非他們在本地設計的首個商場,之前有Bugis+(前名iluma),但他認為「設計·烏節「的性質已經超越了提供飲食、購物的傳統商場,而是融入服裝共享工作室、孵化育成空間、公共花園、露天舞台等元素。

無論是初來乍到的遊客,或是經驗豐富的購物老手,烏節路這一條長 2.2 公里的購物地帶,必能讓您縱情盡興地享受購物樂趣。
然而購物並不是烏節路的全部內容;烏節路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
比如蘋果公司兩年前在東南亞開設了第一家概念店 - 蘋果烏節路。兩層高的商店採用優雅的玻璃結構,與當地創意人員定期在此舉辦研討會,蘋果粉絲社區十分活躍。

烏節路商業協會負責監督購物街的開發,推廣和營銷,他們總是通過創新舉措嘗試吸引當地人和遊客的新方法。
沿著林蔭大道策略性地放置了戶外藝術裝置,增加了這個地方的活力 ——這為每年慕名而來的數百萬遊客提供了絕佳的拍照機會。

只要是靠近烏節路的住宅都非常搶手,是新加坡有名的富人區。
新加坡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 ——Istana,位於烏節路盡頭。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烏節路沿線禁止吸菸,少數指定區域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