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獅城」的新加坡面積並不大,但是卻稱得上是「美食天堂」。

中國和西方文化在這裡完美融合,也造就了新加坡多樣化的飲食文化。

新加坡居民主要由中國人(74%)、馬來人(13%)、印度人(9%)和其他人群(4%)組成。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賦予了新加坡獨特的人文魅力,這也是它吸引無數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新加坡,你可以品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豐富美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加坡的飲食文化吧~

多樣化的飲食文化
新加坡的食物融合了中國菜、印度菜和馬來菜的特色。

新加坡的中國菜主要以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食物為基礎,其中也融入了馬來菜的特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移民湧入,現在在新加坡也可以品嘗到來自中國各地的地道美食,比如四川火鍋和上海本幫菜等。

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中國菜在新加坡也不是很普及的,通常只能在特定的餐館裡找到。

主要食物
新加坡的食物包括麵條、米飯、海鮮和各種肉類。

從很多新加坡的名菜都可以看到米飯、麵條和肉的組合,比如海南雞飯和炒粿條。

新加坡人喜歡吃雞肉、豬肉和牛肉。

作為島國,新加坡的海鮮也很有名,其中尤以辣椒螃蟹和黑椒螃蟹最為出名。

此外,甜點對新加坡人來說也很重要,比如摩摩喳喳、煎蕊和冰淇淋三明治。

新加坡流行的飲料包括啤酒、班東牛奶和咖啡。

另外,喝茶在新加坡也很普遍。

新加坡名菜
1、肉骨茶
這是一種含有各種中藥和香料的排骨湯。它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誤解,雖然有「茶」,卻和茶沒有關係。

肉骨茶通常會配上米飯食用,再搭配一些紅辣椒和黑醬油。新加坡人常在早餐時間享用肉骨茶。

2、叻沙
叻沙是用濃湯搭配魚餅、雞蛋、蝦或者雞等組成的食物。

叻沙的種類有很多,主要結合了中國和馬來食物的特色。

3、海南雞飯
顧名思義,海南雞飯起源於海南,被認為是新加坡的國菜。

海南雞飯由雞肉、米飯和醬汁組成。

4、辣椒螃蟹
辣椒螃蟹主要食材是辣椒和螃蟹,但是它其實味道並不是很辣,吃起來既酸又辣又甜。

5、炒粿條
炒粿條就是用醬油來炒粿條、蝦、雞蛋和蔬菜等等。

食物口味
新加坡當地人喜歡辛辣的食物,所以在餐館裡可以找到很多辛辣的食物。

新加坡人吃東西的時候,無論吃什麼,都要配上一份辣椒醬,可以蘸菜食用。這種醬通常是干辣椒和醬油的組合。

據說,這是因為馬來西亞人和印度人都喜歡吃辛辣食物,所以影響到了新加坡的食物。也有一個原因是當地人認為辣椒可以燃燒多餘的脂肪,可以保持健康。

新加坡的飲食習慣
在外面用餐時,新加坡人都會隨身攜帶紙巾,這是因為很多地點(包括餐廳)都不會提供紙巾,當然如果你要餐廳提供的話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付費。

如果你在美食廣場或小販中心吃東西時,發現有座位上放著一些紙巾,那麼這很有可能是當地人用來占位的表示。

除了紙巾外,可能還有袋子、雨傘或書籍等等占位工具,甚至還有鑰匙和手機。

即便是和朋友或家人出去用餐,新加坡人也會平攤費用,也就是AA制。

為了不浪費,他們不會點太多的菜。

新加坡人儘量不會剩菜,但確實吃不完的話,就會選擇打包。

在新加坡,大多數人都是用叉子和勺子吃飯,無論是米飯還是麵條。

也有些新加坡人會用手吃飯,通常是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