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將近,加上中新30日免簽開啟,新加坡又成了中國遊客眼中的「香餑餑」。不少家庭選擇趁假期帶著孩子前往新加坡旅行。
在出行之前,我們為您梳理了新加坡的最新入境政策和注意事項,請一定提前做好準備,千萬別影響您的出行好心情哦!

入境必須填寫電子入境卡
雖然現在中國人入境新加坡,免辦簽證,但仍需要辦入境手續。
從2022年底開始,新加坡全面推行電子入境卡,取代傳統的紙質入境卡(俗稱白卡),為遊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入境體驗。
新加坡電子入境卡SG Arrival Card是每一位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必須準備的材料。

除了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居住證持有人,所有其他旅客都需要提交該卡並申報旅遊動態信息。
電子入境卡需要在抵境日或提前兩天內完成提交,並具有時效性。可通過MyICA手機應用程式或ICA網站免費提交電子入境卡!
注意事項
所有信息必須用英文填寫;
新加坡電子入境卡不同於簽證,您仍需完成簽證申請流程;
成功提交您的入境卡資料並不保證您能入境新加坡。抵達新加坡後,您的入境資格將根據具體情況評估。
自助通關更加便捷
考慮到部分遊客依然需要人工服務通關,ICA一直致力於減少 ICA 官員在出入境檢查期間處理旅客護照的需要,包括重新設計檢查站的手動移民櫃檯。
從2024年上半年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啟用生物識別技術實現入出境手續的數字化和自動化,通過虹膜和面部識別等生物認證技術讀取旅客信息。
自助通關適用人群:
6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
6歲及以上的新加坡永久居民
6歲及以上的長期准證持有者:包括EP、SP、WP工作準證,學生准證,家屬准證,長期通行等(前提是必須在新加坡政府部門登記過指紋)
符合飛行常客獎勵計劃(Frequent Traveller Programme)的旅客
符合自動通關倡議(Automated Clearance Initiative)的旅客
持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行卡(ABTC)的旅客
旅客在辦理行李託運、安檢或登機時將不再需要出示護照或登機證,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13日後攜超2萬新現金必須電子申報
從2023年5月13日起,出入新加坡的旅客,攜帶超2萬新元現金(或等值貨幣與不記名票據)需進行電子申報。

根據新加坡警察部隊(SPF)的規定:
旅客必須在抵達或離開新加坡前三天,通過移民與關卡局(ICA)網站或MyICA應用程式在線提交現金申報。

這項新規旨在簡化申報流程,同時有助於新加坡打擊洗錢等犯罪活動。
目前,旅客需要填寫紙質申報單,但這一做法將於5月13日停止,新加坡警察部隊(SPF)表示,這一變化旨在使申報過程更加簡單和方便。
自2024年5月13日起,所有進出新加坡且攜帶超過20,000新元的旅客總價值超過實物貨幣和無記名可轉讓票據(CBNI)(或其等值的外幣)的,必須以電子方式提交必要的CBNI申報。

未能完整準確地申報現金和可承受票據的旅客將面臨最高三年的監禁、最高50,000新元的罰款,或兩者兼施。
從黃熱病流行國家入境需出示健康證明
早前,新加坡修訂了傳染病法案,現在衛生部長有權利規定旅客入境新加坡前,須遵守健康要求,入境時也可能需要出示健康證明。
現在乘搭飛機或船抵達新加坡的旅客,必須滿足特定的疫苗接種需求,並出示接種證明才行。而為了防範新疾病的輸入,法案將擴大範圍至通過陸路入境新加坡的旅客。
不過大家不要著急,目前只適用於來自某些黃熱病流行的非洲和南美洲國家的旅客。
新加坡入境限制物品要注意
01 藥品類
日常用藥:感冒藥、胃藥、止瀉藥、牙痛藥、止痛藥、眼藥水、抗過敏藥、創可貼等;
處方藥類:需攜帶醫生開具的處方證明;
有強烈毒性的安眠藥和中藥類禁止攜帶。
02 食品類
每人最多可攜帶5升或5公斤的加工食品入境,總價值不得超過100新元;
允許攜帶的加工產品包括:芝士、飲料、麵包、麥片、薯片等;
生肉、熟食或加工品,以及海鮮類(包括加工品、罐頭、乾貨類)禁止攜帶。

03 酒類
酒類攜帶量不超過2升,包括烈酒、葡萄酒、啤酒、調製酒和果酒。超出規格需繳納關稅;
酒精濃度超過0.5%的酒類需繳納關稅;
標有「Singapore duty not paid」(未繳納新加坡關稅)字樣的出口類菸酒類禁止攜帶入境。
04 需申報物品
攜帶超過2萬新元或等值外幣的現金,必須進行申報;
貴重物品如名表、名包、珠寶等,超出免稅限量或限額的自用品,需如實申報並可能補交關稅;
用於商業目的的物品需申報;
酒類攜帶量需遵守相關規定,超出規格需繳納關稅;
酒精濃度超過0.5%的酒類需繳納關稅;
標有「Singapore duty not paid」(未繳納新加坡關稅)字樣的出口類菸酒類禁止攜帶入境。
回國入境要進行冠病核酸抽檢
雖然各國已全面開放,但對於防疫並沒有因此而掉以輕心。
事實上在中國不少機場,一直以來都維持著抽樣核酸檢測,從未間斷。

根據國家疾控局網站通知,「五一」假期期間,將落實入境人員體溫監測、醫學巡查、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等措施,做好入境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抽檢,加強出入境人員健康宣教。

所以在外旅行,大家也不要忘記做好適當的防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