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獅城的最後一天,去了國家美術館。因為子龍同學強烈推薦,穎穎妹妹建議,加上小紅書也好評如潮,所以就選擇了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這個地方,確實值得花一天時間好好逛一逛。由於我們是下午才到,所以其實大部分展品都沒有來得及看。建議可以從上午就可以開始逛,博物館裡有餐廳,不必擔心用餐問題。隨時攜帶一個杯子,有直飲水可以接水。

穎穎在過來的路上給我發微信,剛好是周六,可以去預約中文的講解。周五周六周日,是有中文講解的,到了以後可以到服務台去預約。
我們趕上的,是潘先生講解,他的服務時間是每個月第三周的周六,主講建築和設計。老先生非常的認真和敬業,看得出對這裡的熱愛。從燈飾、羅馬柱、材質、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沒有空調的時代,通風系統的先進性,以及設計師如何別出心裁,將政府大廈和前最高法院兩座建築有機融為一體。


最高法院這邊,中軸對稱的建築,非常典雅端莊,但是呢,是沒有二樓的,因為二樓是密道。羈押的犯人從密道直接到審判庭,中間不接觸任何人。

兩棟建築里,設計五個樹形的支架,起到結構的支撐作用。為什麼是五棵樹,潘先生說,五棵樹是新加坡老一輩人非常有情懷的一個地方,和戀人漫步的地方,所以在設計中,安排了五棵樹作為支撐結構,真是一位浪漫的設計師。
五棵樹
「五叢樹腳」,直白而通俗,自然而然地深入民間,無比親切地在一代國人的心中烙下深刻印記。五棵樹下,換成用其他語言來講,都不容易猜想出到底指的是什麼地方的哪五棵樹。再怎麼避用方言,這四個字都必須要念成「Gor Zhang Chiu Kar」,一聽無人不曉,稱得上是承載最多集體回憶的樹木相關地點。
五棵樹下正式的名稱有康樂亭、濱海公園、伊麗沙白女皇道,準確地點就是康樂通道旁邊瀕水的林蔭步道。
潘先生對於新加坡的兒童藝術教育是非常驕傲的,每兩年都會有兒童畫展。突然想起來,法證先鋒三裡面,布SIR的女兒雯雯,去新加坡參加畫畫比賽,還以為是隨意定了個國家,也許那個時候,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的兒童畫展交流就已經很多了。這裡還有一個非常不錯的設計,每個窗戶都是一個獨立的空間,一家人可以在這裡休息,陪著孩子畫畫,還有一家三口,父母分別在看書,小朋友躺在中間睡著了。非常人性化。




關於此次參觀,本想認真的寫一篇安利的文章,但是發現了一個公眾帳號,寫的好多了,自認為再努力也寫不過,不如直接介紹他的。裡面除了一篇介紹建築,還有一篇介紹畫作的。

Tragic of Blue Night

參觀臨近結束的時候,我們都被一副很特別的畫作吸引。穎穎問,可以講這幅畫嗎?
潘先生說,這個我不可以講。
我和穎穎就小聲嘀咕,不可以講,是不被允許講,還是不能夠講呢?
潘先生饒有興致的問,你為什麼對這幅作品感興趣呢?
回來後穎穎查資料發給我,《Tragic of Blue Night(1991)》,華人藝術家在馬來群體中的境遇。



掙
扎

多彩之美

看到這些,想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原來身份認同,困惑與迷茫,堅守與讓步,到處都存在,掙扎的心靈不分國界。
回族人大雜居,小聚居,與漢族同胞的互相了解、融合其實已經很高了。但是當我們因為讀書、工作,離開熟悉的社區,還是有挺多衝擊的。曾經有人一臉震驚的看著我,你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少數民族,但是我看你跟我們長得也差不多啊。還有令我哭笑不得的時候,有一個外系的姑娘,專門跑外面宿舍跟我說,你以後千萬要嫁個漢族男孩,我問為什麼,她說,如果你還嫁給回族,你的小孩以後也不能吃豬肉,多可憐啊。我說,你趕緊回去洗洗睡吧。
茫然困惑的其實不止我,有位學姐是穿青人,她非常努力奔走為穿青人宣傳,講述穿青人的歷史、風俗等。

人與人之間因為不了解,所以產生互相的猜疑與嫌隙。增強了解和互相尊重,我們才能和諧友愛的相處。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人們不僅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還有包容地欣賞別人創造的美,這樣將各自的美和別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會實現理想中的大同之美。「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


在民大,你可以看到迎面走來的姑娘頭頂銀飾,叮噹作響,帥小伙T恤牛仔褲,腳蹬蒙古靴。三月三在中慧樓前跳竹竿舞,每周五晚上,藏族同學帶領大家在小廣場跳起歡樂的鍋莊,泰國留學生帶我去參加潑水節,傣族的音樂和舞蹈在校園裡遊走,那達慕大會更是不限於本校師生,你可能會偶遇騰格爾和烏蘭圖雅。

我們不是蠻夷,我們只是因為文化的交融,人口的遷移,在堅守與融合中,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罷了。新加坡的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分別聚居在牛車水,武吉士和小印度。幾乎所有的食閣,都有清真餐,由於HALAL認真過於嚴格,拿不到認證的,就通過綠色的餐盤進行標識。地鐵多語報站,有人穿涼爽的弔帶,有人穿傳統的紗麗,有人戴頭巾,大家不會覺得對方有什麼奇怪的。我有我穿衣的自由,我也捍衛你穿衣的自由。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人生從來都是快樂與悲傷相隨,福與禍相倚。但是這趟旅程,如果多彩一些,豐富一些,繽紛一些,不是會有更多的體驗嗎?

藝術是治癒良藥,美食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