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孩子還小,我選擇的目的地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1.能夠直達且航程不超過5小時;2.旅遊業成熟,有醫院,最好是有較完備的母嬰設施。要同時具備以上兩個條件,基本也就是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方了,於是今年國慶選擇了新加坡。
一、行前準備
(一)機票
我在之前的遊記中提到過訂機票的心得體會,整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要點:
1. 關注一兩個發布機票信息的公眾號,這類公眾號通常會及時告訴你機票促銷及酒店優惠信息,不用多一兩個足矣。
2. 關注重點促銷時間節點,例如雙十一、雙十二、新年,很多航司會在這種特殊時間節點推出特價票。不過特價票基本會屏蔽熱門時段,以日本為例櫻花季、中國法定假日、楓葉季大多會屏蔽。
3. 如搜索到符合你行程時間且在你預期價格內的機票,不要猶猶豫豫、扣扣索索,直接點下手吧!
4. 看我的描述大家可能以為我訂票過程很順利,其實不然,這中間還有點小波折,我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TIP1:如何確定搜索到的價格是否值得下手?
我採用的方法是選定雙十一的價格作為基準價,其他價格來對標這個價格,大體上就能夠判斷是否值得下手了。
TIP2:有的訂票平台出票非常慢,如果你仔細去看訂票說明會發現,它承諾最遲在出行前24小時出票,這也就是意味著你有可能在出發前一天才能得知是否成功出票。建議訂票後打電話給客服,催促儘快出票,實測打電話給客服有效。
TIP3:有的航空公司官網和平台能夠訂嬰兒票,有的不可以,需要打電話給航空公司才能訂。我這次打電話給航空公司客服詢問嬰兒票餘量時,對方和我說只剩5張票了,讓我儘快訂,並且建議我直接通過電話把成人票訂了,以免到時訂不到嬰兒票。我拒絕了,因為通過航空公司預定票價比當時某平台貴了1000多/人,兩人就是2000多,實在沒這個必要。另外,每個航班嬰兒票是固定的,總共可能就4、5張,所以當時對方和我說只剩5張時,乍一聽上去好像所剩不多,但實際上可能恰恰說明這個航班嬰兒票還很充足,所以不要聽客服人員一說所剩不多就緊張了,從而聽從對方的建議買了更貴的票。
TIP4:即使有的平台能夠訂嬰兒票,也需要注意不要一上來就直接勾選「嬰兒」那個選項,經實測勾選「嬰兒」選項後,連帶著成人票價也會上漲。舉例來說,北京到大阪假設單個成人票往返含稅價格是2000,勾選「嬰兒」選項後成人票就可能變成2100了,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還專門上網搜了搜,也有其他人在問,但是沒有靠譜的回答。有沒有懂行的人能夠解答一下?
TIP5:為了萬全,即使顯示出票成功了,也最好再打個電話向航空公司確認是否真的購票成功,因為實踐中不乏出票成功但是最後卻無法登機的情況。
5.可以關注一些包機信息,有時淡季機票會比航司官網或其他電商平台更加便宜。
6. 如果帶著孩子(尤其是幼童),強烈建議選擇直達航班,否則大人和小孩都受累。
(二)民宿
新加坡大家都知道酒店不便宜,加上國慶黃金假日,酒店價格更是飛上天,因此我們選擇了民宿,價格比酒店便宜,性價比槓槓滴。
(三)保險
現在旅遊險產品很多,還細分了境內、境外很多地區,例如港澳旅遊意外險、歐洲申根旅遊險、美澳意外險、亞洲旅遊險等。買旅遊險我一般會關注產品是否涵蓋了以下幾點,切記純屬個人感受,僅供大家參考:
1、如果旅行途中發生疾病或意外,到當地醫院進行治療,是否報銷相關費用。大部分旅遊險還是會包含住院費用的,至於門診費用有的旅遊險也包含。
溫馨提示:建議保留在當地醫院就醫的所有資料,以便理賠。當然更萬全的做法是,在出行前弄清楚理賠所需資料,萬一漏了還可以要求醫院補充提供。
2、是否包含國際救援服務,緊急醫療運送等。如果在旅行途中發生意外,需要直升機救援或者運送回國(一般這種費用都很高),此種事項是否在保障範圍中。
3、至於其他航班延誤、行李延誤、證件損失等,現在絕大多數的旅遊險都會cover,沒啥好說的。
溫馨提示:購買保險前,一定要看清楚保險條款、投保須知等,少數一些國家是不在旅遊險承保範圍內的。
(四)簽證、網卡、電話卡、外幣兌換
這幾樣實在沒興趣寫,因為沒啥好說的,前三樣萬能的某寶都可以搞定,至於外幣兌換也沒啥好說的,銀行、機場、當地兌換點都可以換。
(五)行李
行李方面只有一個重點:少帶!少帶!少帶!根據我以往驚艷,帶出去的東西至少有1/3是用不到的,我以前整理行李總喜歡什麼都帶上,唇膏還要帶兩個不同顏色的,這不是神經病是什麼?!
旅途已經很辛苦了,就不要帶這麼重的行李和自己過不去了,能不帶就堅決別帶,能簡化的就簡化,例如保養品、化妝品啥的,都可以用小瓶分裝;如果住地有洗衣房,那衣服可以少帶點,髒了大不了洗;孩子的輔食、做飯的器具也不用帶,孩子的適應能力遠比家長想像的好,一般當地也都能找到適合孩子吃的東西。
不過有一樣東西我每次都是堅持帶的,那就是孩子的常用藥,畢竟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的,藥店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除此之外,可攜式碘伏棉棒也是每次必帶,體積很小很輕便,孩子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皮膚破損就可以拿這個消毒。
二、踏上新加坡開啟吃吃吃的旅程
無論去哪旅行,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吃!什麼景點啊、網紅打卡地等等我都沒有興趣,每天想的就是今天吃什麼以及明天吃什麼……在吃與吃的中間搜索看看有沒有順路的景點,如果有的話就一道去了。
1、亞坤&吐司工坊
這兩家實在太有名了,隨便網上搜新加坡的遊記,基本都會提到這兩家,算是新加坡的國民早餐了,在新加坡有眾多的分店。我在樟宜機場、還有魚尾獅公園附近的來福士等地方吃過,套餐包含吐司、溫泉蛋以及咖啡(當然你也可以要求換成薏米水或其他喝的)。總的來講兩家都還可以,溫泉蛋、咖啡我覺得都差不多,最大不同的大概就是吐司了。吐司工坊的吐司比亞坤的要稍微脆一些,裡面都加了咖椰醬,你可以選擇芝士或者其他口味的。總之當早餐或者甜點來吃我覺得都還不錯。



2、新山亞明小廚
這是一家吃海鮮的飯館,貌似是米其林一星,店裡面牆上貼了很多老闆與明星的合影,這家真的強烈推薦!我有兩天晚飯都是在這家吃的。第一次點了白鬍椒蟹、新山三樓米粉以及炒啦啦,第二次除了以上三樣,還點了一個鹹蛋黃蝦仁,看菜單也是推薦菜。先來說結論:前三樣非常好吃,最後一個鹹蛋黃蝦仁一般,蝦的個頭倒是挺大也很新鮮,但是味道沒有啥驚艷的。好,那麼接下來說說強烈推薦的幾樣菜,首當其衝的就是白鬍椒蟹,價格我記得是兩隻56新幣,三隻84新幣。每隻蟹的個頭挺大的,如果你非常愛吃蟹,一個人兩隻也夠了,完全能夠過足癮。蟹很新鮮,大鉗子裡面的肉一掰出來,哇塞,白花花的肉肉啊,一口咬下去簡直不要太滿足!味道方面也蠻不錯的,我剛開始還有點擔心胡椒味太重,我個人不喜歡胡椒味太重的東西,但是試過之後發現完全不用擔心,雖然菜名叫白鬍椒蟹,但實際上胡椒的味道不會很重。除此之外,炒啦啦還有炒米粉也很好吃,炒啦啦同樣很新鮮,炒米粉味道也很棒,適合中國人口味。




3、文昌記
我看這家也是蠻多新加坡旅遊攻略裡面會推薦的,點了咖啡排骨、油條蘇東、海南雞以及釀豆腐,怎麼說呢總體而言一般般。海南雞是其中最滿意的,雞肉很嫩,完全不柴,口感和味道個人感覺是在新加坡旅遊這幾天吃的海南雞中最好的。咖啡排骨個人覺得這個味道接受不了,並沒有咖啡味,總體味道偏甜。油條蘇東是外面一圈油條,口感脆脆的,裡面裹了肉,總體一般。釀豆腐,就是外面一層豆腐皮,裡面餡料同樣是肉。不知道是不是這幾個菜基本都是肉菜,總之一頓吃下來有些膩味。

4、鹹蛋黃薯片和魚皮
貌似新加坡的鹹蛋黃薯片和魚皮很有名,我在711買的金鴨這個牌子,個人覺得魚皮比薯片好吃。魚皮更加脆,有很重的鹹蛋黃的味道,薯片的口感個人覺得沒有魚皮好。不過不管是魚皮還是薯片,價格都挺貴的,一包差不多人民幣50元。


5、松發肉骨茶
去新加坡科技館之前去了附近的松發肉骨茶解決午飯,因為去的時間比較早,所以店裡基本沒人,不需要排隊,啦啦啦~點了滷味拼盤、招牌的肉骨茶、面線和鹵大腸。先說招牌的肉骨茶吧,我感覺就是排骨湯,裡面加了一些中藥和胡椒,說實話我沒有吃出中藥味,胡椒味倒是挺重的,除此之外沒有特別感覺,並不覺得很驚艷。最好吃的要數鹵大腸了,簡直了,口感非常軟糯,味道也很不錯,雖然圖片上看起來白色的部分有點多,感覺會油膩,但實際吃起來完全不油膩,真的非常好吃。


6、lady M
Lady M貌似也算是一家網紅店,國內排隊要排很久,我忘了具體是在新加坡哪棟shopping mall里偶然發現有一家lady M,人不多,不需要排隊,就順手買了他們家的經典原味千層。你要問我好不好吃,我的回答是不太好吃,對於我個人而言實在太甜了,不過千層的確做的很好,每層從側面切片看有N多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