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0多國赴華須「雙陰性證明」,新加坡還會遠嗎

2020年11月02日   •   4萬次閱讀

從「五個一」政策到航班「熔斷」措施,到3日內提交核酸陰性報告,再到如今的48小時之內「雙陰性證明」,赴華政策不斷收緊。

面對難上加難的回國之路,不少海外華人感到絕望。

隨著北半球天氣變冷,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迅速變化,海外疫情又雙叒叕爆發了!

過去的一周:

美國新冠確診超50萬例,單日新增確診數直逼10萬;

法國、德國、英國多次創下單日新增病例新高,宣布二次「封城」,

西班牙也再度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為了進一步防控境外輸入病例,大使館最新的規定又出爐了……

中國駐各國大使館網站陸續發布通知,要求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登機。

01 什麼是雙陰性證明?

48小時內採樣,注意是採樣不是出具時間;

核酸陰性+IgM陰性 雙陰性;

中轉國要求再次檢測(各國家要求不同,需要查詢具體通知);

其中,「雙陰性」檢測證明包括兩項:

首先是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證明,表明你現在是沒有攜帶病毒的,是一個非無症狀感染者。

同時,還要做一個叫做抗原/IgM抗體的檢測證明。

IgM抗體陽性是早起感染的輔助診療判斷,IgM抗體約在感染後5~7天後產生,維持時間短,消失快。

參照下方對照表,只有核酸檢測和IgM抗體都呈現陰性的時候,才能確保本人是一個「正常者」。

在此規定出台之前之前,赴華人員僅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

此外,除了要求持雙陰性證明登機外,使館通知還提醒從使館所在國出發、經第三國中轉乘機赴華人員,須在中轉國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並設有檢測時間限制。

如中轉機場不具備快速檢測能力,還需要提前辦妥赴中轉國簽證以便入境後做好二次檢測,避免在中轉地無法入境或檢測,造成乘機受阻、滯留、原機遣回出發地等後果,增加疫情感染風險。

02 哪些國家已經宣布新規?

目前已發布通知的使館如下:

美洲:

美國:自美西時間 11 月 6 日 0 時起

加拿大:自 11 月 7 日起

智利:自 11 月 8 日起

阿根廷:自 11 月 7 日起

蘇利南:自 11 月 6 日起

歐洲:

俄羅斯:自 11 月 4 日起

希臘:自 11 月 8 日起

西班牙:自 11 月 6 日起

比利時:自 11 月 5 日起

波蘭:自 11 月 6 日起

土耳其:自 11 月 7 日起

奧地利:自 11 月 6 日起

法國:自 11 月 6 日起

德國:自 11 月 6 日起

丹麥:自 11 月 7 日起

瑞典:自 11 月 7 日起

荷蘭:自 11 月 8 日起

葡萄牙:自 11 月 6 日起

芬蘭:自 11 月 7 日起

瑞士:自 11 月 8 日 20:00 時起

英國:自 11 月 7 日

義大利:自 11 月 4 日起

愛爾蘭:自 11 月 8 日起

亞洲:

沙特:自 11 月 7 日起

巴基斯坦:自 11 月 1 日起

尼泊爾:自 11 月 6 日起

菲律賓:自 11 月 7 日起

泰國:自 11 月 6 日起

馬來西亞:自 11 月 8 日起

印度尼西亞:自 11 月 8 日起

敘利亞:自 11 月 6 日起

非洲:

埃及:自 11 月 5 日起

肯亞:自 11 月 7 日起

南非:自 11 月 5 日起

這些國家出發,無論是否中轉的同胞,都一定要在出發前兩天完成採樣、檢測,並獲得兩項檢測的陰性結果,才可以登機回國。

我們可以注意到,亞洲地區,新加坡的兩個鄰居——馬來西亞、泰國均已經發布「雙陰性登機」這一政策。

03

「雙陰性政策」有多難實現?

我們假設從現在開始,你有48小時的時間完成檢測和登記:

一般來說,我們要提前3個小時到機場加上前往機場的時間,一共大約4小時,48-4=44小時。

新加坡目前檢測機構最快24小時出結果,44-24=20小時。

拿到報告後,向大使館提交申領HS健康碼,假設3小時能拿到,20-3=17小時。

剩下的17小時還包含一晚上的休息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緊了!

目前新加坡還好,有多條直飛國內的航班,無需在第三國中轉;但很多中國勞工在南美及北半球的小國家,不可能有直飛的選項。

而且48小時「檢測-拿結果」,對於這些小國家來說,根本就做不到。

04 新加坡會出台這一政策嗎?

其實在這兩天,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地區宣布了赴華新政,新加坡的小夥伴們也在紛紛議論,是不是新加坡「雙陰性政策」也不遠了?

首先,出台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在於嚴防境外輸入中國的病例。

前幾天,僅僅喀什一地就出現了上百例無症狀感染者,喀什全城立即封鎖,引發全國人民的擔憂。

好在,在及時的防控措施下,疫情沒有進一步蔓延,但疫情的源頭從何而來卻令人迷惑。

有專家分析,新疆喀什的疫情並非本土病例傳播,而是由輸入性病例,導致了最終的聚集性病例。

也就是說,隨著中國國內生活的逐漸恢復,國內醫院需要維持正常運轉,照料國內的常規病人。國內必須要嚴防輸入性病例,絕不鬆懈。

就目前情況來看,新加坡本地的社區疫情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

過去7天,有5天的社區病例都為0

且近半個月來,已經保持多日單日新增總數為個位數

此外,新加坡輸入中國的病例(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在過去15天,僅4例

10月23日,新加坡飛往中國的航班中,輸入病例為1例:郭某,男,42歲,河北籍,新加坡工作。10月7日乘航班MF852抵達廈門

10月25日,新加坡飛往中國的航班中,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為1例至重慶

10月28日,新加坡飛往中國的航班中,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為1例:男,43歲,中國籍。從新加坡乘CA404次航班於10月26日抵達成都

10月29日,新加坡飛往中國的航班中,輸入病例為1例李某,男,34歲,河南籍,新加坡工作。10月14日乘航班MF852抵達廈門

因此,目前從新加坡輸入中國病例的風險是相對較小的。

起初自嘲「中國人打上半場,外國人打下半場,我們打滿全場」的海外華人還曾希望「不要打加時賽」,但是現在事與願違,回國之路似乎變得遙遙無期。

一位小夥伴比喻道:「祖國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就是換了把鎖,鑰匙還買不到」。而還有人吐槽說:「那本可以把你從世界任何地方接回家的護照,好像暗淡了一些」。

如今「雙陰性政策」剛剛出台,爭議還很多。但疫情當頭,無論是留學生、海外華人,還是中外政府及醫療機構,都各有各的難處,需要的是互相理解。

希望在新加坡邊境逐步開放的同時,也能有效控制住疫情,避免出現第二次爆發;也願即將回國的華人朋友,一切順利,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