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加坡中小學將推出新的英文大綱
一向重視教育的新加坡,在今年頒布小六會考改革,獎學金上調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之後,又出了一項新計劃,為了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英文能力,教育部將在明年推出新的英文課程大綱。
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次長劉燕玲在「模範英文教師獎」的頒獎禮上致辭時,透露以上消息。
教育部在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補充,新的英文課程大綱將在中小學推出。

劉燕玲說,人們使用英文的習慣,因種種因素已經改變。
例如,人們在使用即時通信應用或發簡訊時,常用縮寫、表情符號或俚語等。在這樣的語言環境里,確保學生英文表達能力強至關重要。新的英文課程大綱將著重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她也說,在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時,讓他們享受學習的過程也很重要,她因此表揚在場教師多年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熱愛。
02
新加坡英文教育水平
新加坡的雙語政策一向是追求精緻,要求國民說標準的英語和母語,並且語言政策會根據當時世界時事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整。
得益於新加坡近些年的政策調整,在2016年版的EPI(英語能力指標)排名里,新加坡達到了全球第6的「超高水平」,第一次成為亞洲英語能力最強的國家,在19個亞洲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一。

另外,最新的每5年進行一次的「全球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研究結果中,新加坡獲得全球第二的成績。
說起新加坡的英語,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新加坡的建國總理——李光耀。為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處理好族群之間的關係,建立國家意識。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
李光耀在新加坡強勢推行了雙語政策,英語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主要教學語言及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學生必須選修其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2011年李光耀出版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
他在書中寫道:


「雙語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基礎,出於政治和經濟原因,必須把英語作為我們的工作語言。」 因為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攸關著其國家競爭力。

03
新加坡英語教育成功的原因
那麼新加坡的孩子的英語除了得益於他們的雙語政策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特別教育的方法嗎?當然不是!
特色教學方法
其實在最初,新加坡的英語教育也和我們一樣,但是新加坡教育部為了調動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推出了新的教育大綱,主張以閱讀替代以語法為核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還增加了很多英語興趣活動。
同時制定了「英文學習與閱讀策略計劃」(Strateg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Reading,簡稱STELLAR)

所謂STELLAR,即是希望孩子在閱讀中學好英語,而不僅僅是掌握一門語言那麼簡單。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會同時開設英語課和閱讀課,兩者是分開的,讓孩子更加重視閱讀。
對於孩子來講,也許學習一門語言是相當枯燥的,所以很多老師會把要學習的內容和實物結合起來。當然了,STELLAR不僅僅是這樣而已。
新加坡教育部希望家長可以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去,所以給父母準備了很多學習資料,鼓勵他們在家裡幫助孩子學習英語,培養閱讀的習慣。

而中國,我們的英語課是以學習課文為主,基本內容也就是學習單詞、語法或者句型,學習後的使用場景也局限於試卷上,對於閱讀與交流的運用往往不夠重視。
充分的教學時間
在新加坡基礎教育系統的各個學段中,英語教學的時間非常充分。從幼兒園到中學,英語語言的教學時間總是等於甚至高於母語的教學時間。
在小學低年級,英語的教學時間一度占到總教學時長的36%。學習時間的保證成為新加坡人英語水平較高的堅實基礎。
對於英語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生,除了正規的英語課程,很多學校還進行補救教學。

比如,高年級學生幫助低年級學生學習,專門為閱讀能力弱的學生設立教學項目等。
新加坡政府也在社區組織了一些教學項目,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
比如,華人發展援助委員會(Chinese Development Asistance Council)在新加坡設有九個「學生服務中心」,幫助6~18歲的華人學生提升學業水平,包括英語水平。

有效的教學程序
學習評價階段,教師要監控學生的學習質量並適時提供有效的教學反饋,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自我評價。
運用語言階段,教師要提供真實有效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通過與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合作學習掌握語言的實際應用。

引導發現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發現,以幫助他們掌握語言技巧和使用策略。
教學指導階段,要求教師在真實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下對語言知識、技能和策略進行直接、系統的傳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