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新加坡
你應該吃過娘惹菜
也見過新航空姐的娘惹制服
可是你知道「娘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嗎?

「娘惹」是什麼意思?
峇峇娘惹在馬來語中寫作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
是土生華人的意思
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
就是早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新加坡
泰國和緬甸等地的中國明清移民後裔
土生華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
既有中國傳統又有東南亞特色

這些土生華人在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後
開始移民到東南亞
大部分人來自中國福建或廣東潮州地區
小部分是廣府和客家籍
很多人都與當地人通婚
雖然現在峇峇娘惹們基本上已經不會中文了
但是他們仍然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
比如注重孝道,尊卑有序等
用言傳身教的方式代代相傳

那時候中國華南特別是閩南地區的人
經常從中國南海航行到馬六甲海峽
然後來到馬來半島
當地原住民經常聽到這些閩南人
稱男性為「阿爸(a ba)」
稱女性為「阿娘(a nya)」
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群人中的
男性稱做「峇峇(ba ba)」
女性稱為「娘惹(nyonya)」

當時的馬來西亞是被英國殖民統治的
所以大多數土生華人都接受英語教育
能夠同時掌握華語、馬來語和英語三種語言
所以有很多土生華人都被英國政府重用
生活非常富裕

由於長期和英國人來往
有很多土生華人信奉了基督教
漸漸地土生華人成為了
生活在海峽殖民地的一個重要族群
土生華人的建築風格
早年英國殖民時期
店鋪依照店內的寬度繳稅
因此土生華人的建築物大多是狹長型的

建築物外牆會貼上中國或歐式磁磚
中國瓷磚花樣有花、鳥、麒麟之類
歐式磁磚則是一小塊一小塊拼貼的
有些建築物的窗戶會採用希臘風格
很有地中海味道

新加坡加東區(Katong)是目前
保存土生華人建築較多也較完整的區域
許多建築物上還寫有建造年代
看得出來當年的輝煌歲月

在加東區的如切路
你可以散步到雅致的傳統小店
古色古香的商店和餐館
盡情感受娘惹文化的魅力

彩色店屋見證了一代代華人的南洋奮鬥史
這些二三層的小樓在街道兩側整齊排列
它們被塗成五顏六色
在熱帶的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吸引眼球
留存著新加坡兩百年的歷史血脈
土生華人服飾
土生華人的服飾還保留著中國的風味
同時又融入了當地特色
公元1910至1920年間
娘惹服不僅運用中國傳統的
手繡和鏤空法製作
還從西印度群島引進荷蘭服裝的蕾絲花邊
綴在長衫上稱作「可峇雅」

娘惹服的剪裁充分顯示腰身
再配上峇迪紗籠裙
使娘惹們看上去嬌媚婀娜
同時顯得嫻淑,絲毫不張揚

從1930年以後
一些信基督教的娘惹就開始改穿西式服裝了
而現在新航空姐的制服
就是具有傳統特色的娘惹服
在眾多航空公司中顯得非常特別

娘惹的身上離不開首飾
項鍊上鑲著珠寶,耳墜垂在耳邊
胸前的扣牌用金銀圍裹珍珠寶石
做出華麗精緻的花紋

用珠子縫綴的拖鞋有濃濃的羅可可藝術風格
工藝繁複,用料講究
透露著不可否認的高貴與驕逸
從娘惹服飾的貴重精緻上可以看得出
當年土生華人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高的

土生華人的飲食文化
土生華人在海峽殖民地發展出了一種
非常富有東南亞特色的飲食文化
被稱為「娘惹菜」

娘惹菜口味濃重
使用多種馬來料理常用的香料進行烹調
比如薄荷葉,香茅,叻沙葉
蒔蘿,咸蝦醬(cincalok),豆醬,棕櫚糖等
把香料研磨細碎,調成稠糊的配料
給食物注入獨特的風味

娘惹菜偏愛使用華人傳統的食材
加上馬來菜中常用配料
比如椰漿,芒光,江魚仔,青瓜等
再加入香料長時間燉煮
最後成為色香味俱全的娘惹美食

娘惹菜原本只是家常小菜
不如本地傳統料理那樣在民間傳播廣泛
常常只是以街頭小吃的形式呈現
而近幾年新馬多地開發了許多娘惹餐廳
既有家的味道
又在賣相上加以改良
才使得民眾逐漸注意並喜歡上了這種風味

但娘惹菜也因為地域不同有口味上的區別
就拿叻沙來說
檳城人喜歡加入酸味
而馬六甲新加坡一帶則偏愛加入椰漿和辣椒

娘惹菜的經典菜肴有叻沙,烏打
娘惹粽,娘惹糕點,黑果燜雞等
想在新加坡嘗到美味娘惹菜的椰友
可以參考椰子君以前的推文
親朋好友來新加坡,吃點啥不一樣的?
最棒的8家娘惹餐廳~
土生華人婚禮
傳統土生華人婚禮長達12天
梳頭是婚禮中最重要的儀式
也是新郎與新娘的成年禮
要在婚禮前夜12點後進行

即將結為連理的一對新人
將分別接受一位德高望重的年老親友祝福
為他們梳頭並說三句吉祥話
並由父母各點燃一支紅燭,朝天祭拜

儀式分別在新郎和新娘家舉行
他們必須穿著白色上衣
坐在gantang(米斗)上
米斗的開口端代表女性,封口端代表男性

在新郎家,米鬥倒立
新郎坐在米斗底部,朝屋內而坐
在新娘家,米斗正向放置
新娘坐在開口端,而且朝屋外而坐
表示她即將離開自己家,嫁入夫家

儀式上會用到通書、迷你秤、金屬尺
剪刀、剃刀、鏡子、梳子和12尺紅絲線
這些物品象徵著成年人必須具備的品德
以及婚後應盡的義務

例如通書表示子孫將成為人才
秤代表夫婦婚後舉案齊眉
尺子表示做事要有分寸
紅絲線綁在兩人的頭髮上
其他物品會逐個梳過新人頭部
為的是要他們謹記當下

中式古典結婚禮服
是土生華人婚禮中最受重視的環節
新郎穿著清末民初的裝扮
頭戴瓜皮帽,身穿寬鬆長袍馬褂
從裡到外依次穿上梳頭白衫
鏤空竹衣、短大衣
最外面披一件絲質繡紋長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