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作家節挨轟,謾罵聲不絕,王雷嘆:攻擊者只看到我的壞!
本報獨家報道,賣魚哥王雷受邀出席作家節當主講嘉賓,談「歌台文化」,沒想到消息傳開如巨大震撼彈,引來軒然大波,爭議聲浪巨大。
不少名人作家對王雷參與「作家節」態度嗤之以鼻,直批他直播言行粗鄙不堪、身為公眾人物直播上頻頻展示低俗錯誤示範、擔憂這樣的藝人出席作家節會「玷污清流文化」、「拉低文化層次」,「教壞青少年」,質疑「道德怎麼可以無上限」......語氣痛心疾首、抨擊聲不絕於耳,昨早《早報》甚至有讀者提出:「希望王雷主動退出新加坡作家節講座」!
不過,也有不少業界人士、網友力挺王雷,認為歌台人講歌台事無不妥,當中不乏抱持中立態度樂觀其成,與王雷合作過多部電影的導演巫培雙就在面簿說:「文化本身一直在變,沒有必要用各自成長時候學習到對文化的定義,來批判其他人,沒有大家心目中的文化素養,不代表『沒文化』,充其量只能說『不喜歡』或『不認同』......」他以「道德也是一把刀」形容尖刻聲浪。
眼見王雷參與作家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今天《早報》也有讀者以「不文霑」黃霑引申看法:「外號『不文霑』的黃霑也愛『粗口成章』,對粵語詞彙的粗口字眼極為考究,還琢磨出一整套『粗口學』出版成書,王雷的成就或許不能與黃霑相提並論,但王雷也是很努力經營自己事業的人,不須對他趕盡殺絕。」
記者聯繫上王雷,他接受《新明》訪問,語氣非常無奈:「攻擊我的人都只是看到我的壞!」
儘管面對四方八面的言論飛箭,他仍堅定表示,不會退出。
作家節立場不變
針對各方輿論,作家節發言人陳忠耀今午發聲明。
作家節發言人聲明指出:「王雷將在華語講座 「從流行到文化:傳統藝術的未來」 分享歌台經驗。」立場不變。
敲逾1萬戶人家做善事
王雷說,外界看到的,都是對他「賣魚哥」的直觀評論:「我已說過,我有兩個角色,一是直播的賣魚哥、一是歌台的王雷,兩者之間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我現在受邀去作家節,主講的是歌台文化,以『歌台王雷』的身份去主講,不是當什麼賣魚哥、更不是要直播帶貨,我在歌台堅持至今,我自問沒說過粗話,頂多是雙關語,雙關語我確實說過。」
王雷自問登上歌台時,並沒有以粗言穢語譁眾取寵,「我登歌台的場數至今數不清,至少超過1萬場,你們(指攻擊者)可以去查,全部都有視頻,我騙不了人的,你們去看,我有沒有粗話連篇?」
王雷指出,外界不留情對他做出攻擊,因為只看到他壞的一面。
「我好的一面你們有看到嗎?我每個月都去做慈善回饋社會,是每個月啊,除了自己捐錢,我還親自上門捐贈物資,每個月敲800多家低收入者的門,至今至少敲了1萬家!」本周又將上門拜訪低收入家庭。
他無意說善款數字,只是希望說出一個事實,他既取之社會、也用之社會。
「我受的教育不高,也不會講什麼好話,我沒文化、沒水準,但我懂回饋社會,我去幫需要幫助的人,如果這一點你們(攻擊者)贏我,我就服你們。」
對於那些批評他言行舉止「難登大雅」之堂的人,王雷甚至放話,如果本身能在20個月內,去敲至少1萬戶低收入人士的門做善事,他甘拜下風,會叫對方一聲「爸爸」。

王雷做善事
會改變直播風格嗎?
當作家節嘉賓引發鞭撻,與王雷的直播形象不無關係,記者問,他會否因此改變「魚蝦蟹」飛滿天的直播風格?
王雷直言不是沒嘗試調整,他反問:我改變或沒改變,厭惡我的人會和我買東西嗎?
他表示,他改不改變直播風格,不是由他決定、也不是作家決定,而是由網民顧客決定,他說:「他們才是我的老闆。」
他坦言當「賣魚哥」直播前後一年「拉黑至少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