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你的關鍵詞是什麼?
隔離?佛系?疫情?核酸?失業?雲配偶?回家?健康?疫苗?留學?陪讀?團圓?生娃?網課?不聚集?
從2019年疫情開始一直到2022年,在這三年間,新冠就像一頭在黑夜中虎視眈眈的野獸。
疫情之下,世界徹底變了,新加坡也一樣。很多人的生活因為疫情發生了太多人們沒有預料到的轉變。
關鍵詞:2022 - 回家
「三年了,這次春節可以回家啦!」
從2019年疫情開始,疫情的隔離措施加上感染的風險,生活在新加坡的陪讀媽媽無法像從前一樣,等到孩子放假後,就可以飛回國內和家人一起團聚。同時,孩子爸爸也無法隨時從中國往返新加坡。很多家庭只能每天打打視頻緩解對孩子的思念。濃烈的思念之情讓很多媽媽放棄新加坡,回到中國。
曾經聽星城的媽媽講過她朋友的故事,娃爸因為年齡的原因成了容易被感染的高危人群,無法回到新加坡看望孩子,所以娃媽不得不帶著孩子回了國。
新加坡也曾因為爆發的疫情開啟過「半封城」的狀態。關閉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所有學生實行居家學習、所有的公司居家上班,禁止堂食,只有購買必需品、看病、健身可以出門等等。

很多陪讀媽媽都選擇在那段時間帶著孩子回國「避疫」,有的媽媽不是給孩子請了長假,就是辦了退學。在那段時間,新加坡的生活群里到處都是廉價賣各種生活用品和轉租房子的消息,就連新加坡房價都因為這批「回國避疫潮」下降了很多。

新加坡的人口都降了將近100萬左右,這也導致新加坡移民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PR申請在那段時間都變得非常容易。
關鍵詞:2022 - 網課
「天天都盼著開學,趕快讓這些神獸回籠吧!」
新加坡封城最長的時間是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裡面,孩子們只能在家上網課。新加坡的網課和國內的網課有很大的差別。
新加坡公立學校有一個統一的網課系統,Student Learning Space。但是在國內,相同城市裡的學校也會採用不同的網課系統,有的學校用騰訊會議,有的學校用釘釘作為網課教學的軟體。
新加坡老師會在這個政府系統上給學生布置作業任務,學生可以登錄系統完成作業。當老師認為這個課程可以靠學生自學就能理解全部的知識後,老師就不會安排課程。
系統的開放時間和關閉時間同學校上學和放學的時間一樣,所以早上8點系統開放,12點系統就關閉了。政府這麼安排也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按照平時上學的時間完成所有課業內容,培養學生的自覺性。
新加坡國際學校有另外一個網課系統,像史丹福國際學校會給孩子發一部專門用來上網課的iPad。國際學校的老師一般會在app上布置一些學習任務,例如,每天的閱讀量要達到多少。老師講課反而是次要的。
課外補習班在那段時間也轉到了線上,很多家長會繼續給孩子補習數學、英文和華文。等到新加坡重新開放後,很多補習中心還繼續保持了線上+線下兩種補課的形式。
關鍵詞:2022 - 不聚集
「下午你有時間接娃放學嗎?」
學校複課之後,很多學生只能在班裡上課,錯峰上下課和放學。各類校園活動都因為不能聚集而暫停。
疫情這幾年,很多小學生都喪失了很多樂趣。例如,新加坡小學四年級以上會組織學生海外遊學,有的學校會組織孩子去東南亞,中國等一些國家。學校組織遊學可以讓小孩子親自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自然文化,也是增長孩子見識的好機會。曾經就有不少新加坡重點小學組織學生到中國各地遊學,也被稱為「浸濡」。新加坡小學生會和中國孩子一起上課,學習中文、書法與歷史知識等,他們還會去中國主要景點旅遊觀光。
五年級以上的野外生存活動也暫停了。由於這是新加坡政府規定小學生都要學習的技能,所以在疫情那段時間,孩子就只能在學校的禮堂搭帳篷體驗。對於孩子來說,失去了一次可以去野外體驗的機會,還是很可惜的。還有一些在周末舉行的課外活動,如野外登山、參觀博物館、動物園和科學館,也因為不能聚集而被暫停。


CCA像跆拳道、橄欖球等涉及近距離肢體接觸,以及管樂團或歌唱團等可能會導致飛沫傳播的課程輔助活動,都是暫停的狀態。
很多校際賽事也都無法舉辦,像全國校際運動自2020年被暫停後,直到2022年的4月才全面恢復所有賽事。
面對這種啥都處在暫停狀態的學習生活,很多學生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沉迷遊戲、無心學習、作業完成度不高等之類的情況。政府都會給家長髮指南,告訴家長如何處理這類心理問題。新加坡政府在關心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也是費盡心思。
對於很多人來說,2022年是艱苦的一年,也是最漫長的一年。很多生活在新加坡的媽媽都在說,希望2023可以對我們溫柔一些。2022已過去,盼望大家在2023被整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