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宣布解封了,生活幾乎恢復到疫情前。
在小坡的人都覺得平靜而美好~
隨著一些網友開始夸新加坡的防疫和各方面政策,朋友圈悄然出現「狂踩」新加坡的文章。

標題稱移民新加坡=被割韭菜,精英瞬間成了「下等人」。
內容針對最近很多人想「潤」到新加坡,苦口婆心勸告大家新加坡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文中稱新加坡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建國總理李光耀對底層人民充滿不屑;制度剝削人民;移民新加坡就等著祖孫三代被割韭菜吧。

(圖源:新加坡企業協會)
讀完之後,數十萬新移民表示不服氣;如果李光耀在世可能都會沉默。
新加坡政府組屋 吊打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讓我們先從「韭菜」的最基本需求——住房講起~
新加坡人人有房,年輕人畢業工作兩三年就可以買房這件事,好像輕鬆吊打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現任總理李顯龍曾經介紹過,新加坡年輕人畢業後,兩個人加起來即使月薪4000新幣,也買得起組屋。


順便一說,2021年新加坡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是3800新幣,新加坡理工學院畢業生中位數薪水,也有2500新幣。

(圖源:CNA)
在另一個場合,總理提到新加坡是這樣計劃的,月入1000新幣的家庭(極少數)也能買得起2房式組屋(1房1廳),月入2000新幣的能負擔得起3房式,月入4000的家庭可買得起四房式組屋。

而且人們只需要動用公積金還貸,25年內付清,剩下的公積金存起來,為養老做準備。

(來源:聯合早報)
我們用最新的數據來看看是不是真的這樣 儘管經過了疫情,新加坡樓市的房價增長不少,但是新組屋和公寓還是兩碼事。
以2022年5月即將開放申請的一批組屋為例,預計裕廊西的三房式(2室1廳,實用面積60-70平米)最低20萬新幣,義順四房式(3室1廳,實用面積90平米左右)29萬新幣起。

房產分析網站上評估,只要家庭收入超過3000新幣,就可以輕鬆負擔裕廊西的三房式,只要家庭收入超過6000新幣,就可以輕鬆負擔裕廊西的義順四房式。
這裡的「輕鬆」指首付10%,每月無需償還現金,房貸從公積金裡面扣就夠了。

(圖源:SRX)
你說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3800新幣,那麼工作幾年,新婚夫婦兩口是不是可以輕鬆負擔至少90平米以上的房子呢。
俗話說,安居先樂業,這件事建國總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預見到了。

建國後,新加坡政府就開始蓋組屋,用購入的方式擁有全國80%的土地,開始搞100年的規劃。
便宜買,便宜賣,按政府規劃開發之前的土地的價格來購買這就節省了開支。

僅僅50多年,高效廉潔的新加坡政府坐言起行,足足蓋了超過100萬套組屋。
如今新加坡80%的人是居住在政府組屋裡面的。
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91.6%的居民,對其住房整體表示滿意;這幾年組屋越蓋越漂亮,生活陽台和樓下的遊樂設施都是標配。


(新組屋示意圖)
從李光耀60年代開始舉國之力建公共住房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對「底層人民」不屑的人。
相反,他關心每個國民吃飽穿暖,住上自己的房子。

另外,新加坡把組屋看成「國本」,這十幾年一有點「風吹草動」,威脅到組屋價格時候,立刻就出房產降溫政策!
去年房地產市場過熱,公寓連帶二手組屋的房價都屢創新高,政府大手一揮,對於外國人來買房徵收30%的稅!
除了買第一套房的人沒變化,其他情況的稅都上漲了。

(圖源:8視界)
對於極端貧窮的家庭,比如單親家庭、家庭成員出事等特殊情況,只要收入低於一定標準, 新加坡還有「租賃組屋」可以申請,十幾塊錢租一整套房你見過嗎?
2022年財政預算案 大寫的「劫富濟貧」
新加坡過去因為低稅成為富人的避稅天堂沒錯,但是新加坡政府並非一味「討好」富人。
除了去年12月,新加坡政府出台的房產降溫政策,針對外國人,買多套房的本地人徵稅之外,
今年新加坡財政預算案的主題之一就是照顧低收入人群,減少貧富差距,增加社會公平。

(圖源:CNA)
民間甚至悄悄地說,這次預算案簡直就是「劫富濟貧」!
新加坡將從2024估稅年起,調高個人所得稅,主要針對高收入群體。
徵稅收入超過50萬元到100萬元(新幣)的部分,將被徵稅23%;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從22%上漲到24%。只影響新加坡收入最高的1.2%的納稅人。
投資產業在內的非自住房產,所須繳交的房地產稅將從目前的10%到20%,上調到12%到36%。對於自住房,年值最高的7%的高檔自住房產的稅將從4%到16%,調高到6%到32%。
政府將對公開市場價值超過8萬元的車輛徵收多達220%的附加註冊費,買豪車更貴。

(圖源:CNA)
和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房產、車輛徵稅之餘,新加坡加大力度補貼老百姓。
新加坡的補貼有著住房越小補貼越多,收入越低補貼越多的特點。
各種補貼發不停
「催生」也用錢砸
新加坡雖然沒有歐美式的福利,但是給的補貼在亞洲國家裡也數一數二了。
2020疫情年,新加坡壕撒了1000億新幣的補貼,其中很多錢是以現金形式直接發放到人們銀行帳號上的。

到了2022年,雖然直接發錢少了,但是各種生活補貼(GST、水電、組屋雜費)很多。
根據所住組屋的大小不同,每次每戶家庭,將可以領到110-180新幣不等的回扣,房子越小補貼越多。

圖源:8視界
另外從明年1月起,那些年齡介於30歲至34歲的低薪員工,也可以獲得每年最多2100新幣的補貼,以便他們可以提早為住房和退休儲蓄。

圖源:8視界新聞網
還有一種最知名的補貼叫做「嬰兒花紅」。
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新加坡也面臨低生育率的問題,新加坡的催生方式是「砸錢」。
新加坡對於公民孩子的補貼已經算到了5娃以後……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間,也要給生娃層層加碼!
現在新加坡公民家庭(至少一方是公民的家庭)在新加坡生娃,如果你生了三胎,累計拿到的獎金(嬰兒花紅)至少也有65000新幣,摺合30多萬人民幣!

除了真金白銀地給錢,新加坡還有一系列親家庭政策。
1)減稅,「子女回扣」這部分減稅力度很大。
2)優先買房,在育兒優先配屋計劃(Parenthood Priority Scheme)把30%的預購組屋(Build-To-Order Flat)和50%的剩餘組屋(Sale of Balance Flat)單位保留給有孩子的首次購屋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