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成·真
中 考 2021
不負努力
不畏考驗
不留遺憾

SUMMER
陸陸續續,各省的中考工作已經緊張的展開了。除了廣州市因為疫情原因推遲到7月,其他省市的中考都會在7月前結束。這個愉快的夏天伴隨著考試的結束開始了。
對於考生們而言,成績出來之前的假期無疑是最快樂的。而快樂總是短暫的。中考成績通常在考試結束20天左右公布,能否進入心儀的學校就在此一舉。因此對於考生家長而已,考試的結束可能只是憂心的開始。

中/考/升/學/

由於中國一直在實行中考改革,提升職業教育的教學品質和招生人數。因此,中考畢業後只有一半的學生可以就讀於普通高中,而另一半則要選擇就讀於高職高專。

其實,在新加坡也存在這樣的分流。新加坡JC(Junior Collage)暨初級學院作為國內高中一樣的存在,每年的錄取比例大概也就占考生的30%。而大部分學生則會就讀於新加坡POLY(Polytechnic)暨理工學院。理工學院相當於國內大專,畢業後會拿到大專文憑。
在新加坡,並不是大家都考不上JC,而是很多人壓根就不想報讀JC。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導致了中國和新加坡對專科教育的分歧如此之大呢?
歸根結底還是就業的問題

新加坡大專畢業的就業率一般保持在85%左右,近兩年因為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也將近80%。和中國企業動則要求本科研究生學歷畢業生不同,新加坡許多崗位只需要大專學歷。
小編在新加坡讀研究生的時候碰到個老師,他非常詫異為什麼班上有些學生看起來非常年輕。在他的理解中,研究生應該是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對自身行業的了解和思考,又發現了自己在理論方面的短板,作為提升和補充才有必要讀研究生。而不是一路從大學讀過來,沒有實踐,學到的知識也根本無法好好運用。
儘管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但是放在內卷嚴重的中國,同一崗位研究生必然比大學生有競爭力。導致很多人不想讀也得讀。而大學生、研究生都成把抓的中國,大專和職高的畢業生就顯得更加缺乏競爭力了。

再來看薪資,新加坡理工學院畢業生起薪在2000左右,不同的專業略有不同。而公立大學本科畢業生起薪則在2500左右。雖然本科略高但是並沒有質的飛越。並且二者都會隨著工作經驗和年限而增長。而且新加坡企業在聘請員工的時候會更看中求職者的工作經歷。因此早工作的大專生賺的比本科生多也是常有的。
當然,理論知識也是很重要的。而且許多家長不願意孩子18歲就出來工作,總希望他們能多讀點書,那麼就來看看專升本這件事。
新加坡學生之所以更多的選擇理工學院,就是因為專升本要比考A水準(A-LEVEL)考試要容易得多。

新加坡理工學院專升本主要看平時成績,O水準考試成績作為參考。一般成績在前10%-15%的學生可以升學新加坡公立大學。成績沒有那麼優秀的同學也不需要擔心,理工畢業工作兩年再去申請大學本科還有加分。政府還推出了全新的直通車工讀文憑計劃。讓理工生不但有機會透過新計劃直接升上大學修讀相關科系,也能在求學期間在同家公司受訓更長時間,累積職場經驗。新加坡差人差勞動力嘛,一切為了就業!
除開就業,另外一個受家長關注的就是學習環境的問題。
理/工/學/院/

中國的職業教育因為長時間沒有得到重視,因此在教學質量、教學內容和學習環境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中國政府的中考改革就是為了建立像新加坡這樣高品質,針對就業的理工學院,但是依然還需要一些時間。
如果說JC主要專注於理論學習,那麼Poly則是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一些。理工學院和大學一樣,分各種專業,比如會計專業、計算機專業、土木工程、生物工藝等等。因為是直接可以對口找工作的專業,所以理工學院畢業生比初級學院畢業生找工作要吃香的多。
甚至說,初級學院讀完,如果沒有考上大學的話,還是要再讀個理工學院才能找到工作。因此,很多人選擇初中畢業通過Poly再升學而不是通過JC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留條後路。

而在中國的職業教育還沒有完全成型的今天,家長們不妨考慮一下出國留學這條路。不僅能夠更快的完成學業,升學大學也更加容易。最關鍵的是,新加坡差人啊!所以就業壓力和競爭都會相對於國內要小很多。而且工作1、2年就可以申請新加坡綠卡,如果你打算留在新加坡工作,那麼在新加坡讀書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