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麼新加坡的法律環境在全世界來講屬於什麼程度呢?上面的Rule of Law Index可以給出一些信息。你可以看到,新加坡在全球法治指數中排名第十,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澳大利亞。

分到這個指數編排時考慮到的具體細節,你可以看到,新加坡排名比較靠前的是反腐敗,社會正義和秩序/安全。
在新加坡呆過的朋友看到這個結論應該不會感到驚奇。小島國給人的感覺就是秩序井然,腐敗程度很低(但是不是零腐敗),如果在公共場合作姦犯科(比如摸女生屁股,向人吐痰,謾罵打架等),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但同時,在其他一些人看來,這可能也是新加坡給人呆板,沒有靈活性,沒有自由的印象的原因所在。特別是在言論和新聞自由方面,新加坡的排名是比較靠後的。

Source: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15
在世界新聞媒體自由排名中,新加坡位於180個國家的第153名,相對來說新加坡的新聞自由是非常有限的。當然在新加坡沒有網際網路長城,那些對政治比較關心的朋友可以自由閱讀各大西方媒體,比如CNN, New York Times,Guardian, Telegraph等等,也可以隨時上Facebook和Youtube,所以要想獲得不同源頭的信息和觀點還是比較方便的。

剛剛提到,新加坡的貪腐程度是比較低的,在世界貪腐排名中,和北歐一些國家名列世界上貪腐最少的國家。新加坡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對於貪腐的容忍程度很低,而達到低貪腐的路徑之一就是高薪養廉。


在上面兩張圖中你可以看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年薪(在2011年降薪之後,1.7百萬美元)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年薪為40萬美元。新加坡的高級公務員不光總理薪水高,下面的一些部長也很高。比如市長級別的公務員(Mayor)年薪為66萬新幣(大約合人民幣330萬)。當然,有一點需要指出,即新加坡的公務員收入僅限於看得到的薪水,而沒有其他福利(比如房貼,車貼,教育津貼等等)。新加坡政府的邏輯是與其給一個低薪水,外配其他一些比較不透明的福利,還不如給一個透明的大家都看得到的高薪水,這樣在討論其薪水水平,並和其他行業進行比較時也比較方便。
7)治安
一個城市的治安,對於很多人來說至關重要。在晚上我能夠放心單獨走在街上麼?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新加坡的治安狀況。

據經濟學家雜誌(Economist)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的世界最安全城市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二,僅次於東京。

安全分類中,新加坡的人身安全(Personal Safety)位列全球第一。基礎建設安全位列第七,數據安全位列世界第二。相比之下,衛生系統安全則比較落後,沒有進入前十。
在過去30年,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新加坡的犯罪率逐年下降:

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新加坡全國每年大概共有3萬起犯罪記錄左右,犯罪率大約為0.5%。

上圖是新加坡警察局公布的2014和2015年犯罪記錄詳情。你可以看到,2015年和2014年相比,犯罪率上升比較明顯的是商業犯罪(Commercial Crimes),主要以網上犯罪和欺騙性性交易為主。偷盜,搶劫等犯罪都有下降。

平均來講,新加坡的警察數量是比較多的,比中國要多,但是比中國香港少。不過平時你走在街上的話,是幾乎看不到警察的。

Source: US Dept of State
可能由於新加坡人口比較少,因此每年的死刑數量也特別少。在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每年處死的數量介於0-2之間。

不過雖然死刑少,新加坡可是有鞭刑的。上圖中給了一個鞭刑的例子,各位看官自己體會一下其中的痛苦吧。鞭刑一般被適用於比較嚴重的犯罪,比如強姦,搶劫等。
8)消費
有很多朋友問我,新加坡的消費水平如何呢?在這裡生活貴不貴?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

Source: Economist's Intelligence Unit
2015年,新加坡被經濟學家雜誌評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貴的城市。在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新加坡的麵包和牛奶價格比倫敦還要貴,菸酒被政府課以重稅,汽油價格比紐約更貴,而去飯店就餐的價格全世界最高。

有人曾經粗粗算過,在新加坡一個單身漢每個月大約需要支出2000新幣左右(約合人民幣1萬元)。我看了一下,如果你真的要縮衣節食,可能1000新幣也活的下來(比如外出吃飯,娛樂等可以砍掉)。如果稍微要活的舒服些,1500新幣應該足夠。

之前我說過,新加坡的煙和酒是被政府課以重稅的,因此菸酒的價格非常高。比如上圖顯示,新加坡的啤酒價格在世界上屬於最高之一。

上圖比較了同一種牌子的香菸在各國的價格。你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價格是其他各國的好多倍。政府的邏輯是:不鼓勵大家吸菸,但是那些選擇吸菸的,則要支付非常高的香菸稅。

但平心而論,如果只是去新加坡的小販中心(Hawker Center)吃飯,其實也不是那麼貴。比如上面這些菜的價格是比較普遍的,一般一頓飯也就是5新幣左右(合人民幣25元)。
小販中心一般都是這樣的:

除了吃以外,也有一些朋友問到新加坡出行的問題。關於新加坡買車開車的消費支出,我在這裡有另外一篇有更為詳盡的解釋:如何治理北京堵車的問題? - 伍治堅的回答
總體來說,絕大部分新加坡人靠公共運輸(地鐵和巴士)出行,主要原因是第一汽車很貴(在上面的回答中有詳述),第二新加坡公共運輸還算比較便捷。當然新加坡的公共運輸也不是完美,比如最近兩年由於地鐵老舊,會經常有故障。同時政府也在加緊建設更多的地鐵線,預計到2020年會比現在的地鐵線增加一倍。

洋洋洒洒寫了這麼多,到最後我還是想提醒一下大家,移民不是萬能藥,不要指望移民了就能把自己原來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都解決了。我希望上面的證據主義分析可以給大家儘可能多的客觀信息,幫助大家更好的做出關於自己或者自己孩子未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