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迷茫的家長:我該如何為孩子準備小一?
從幼兒園進入小一,大概是很多在新加坡的家長需要面臨第一個教育大檻。
6-7歲的孩子並不是知道未來的是什麼,而家長們卻開始各種迷茫。
孩子在國際幼兒園接受教育,小一進入本地小學,跟不上,需要補課嗎?
如何在小一小二能知曉孩子是不是有GEP的天賦?
新加坡政府學校和國際學校的教育制度到底哪個好?
改革後外面的補習會更火熱嗎?小學期間不在外面補習可以憑學校所學拿到好成績嗎?

看到這些問題,有沒有感受到家長們的焦慮和不安。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大概適用在每個國家,更何況很多家長千里迢迢來到新加坡,真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放棄中國優越的條件。讓我想起,最近網上流傳孩子的「逆天簡歷」,讓我們不難發現,教育永遠是父母最關注孩子的問題之一。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獅城辣媽也精心準備了一場教育專題講座,專門針對即將入學小一的家長們。

主講人是有40餘年經驗的小學校長——房枚赬,校長曾擔任19年小學校長,前彌陀學校校長,目前為教育部實習校長導師。整場講座2個小時,校長談吐邏輯清晰,且風趣幽默,完全和印象中70多歲的古稀老人搭不上邊。(好想問她怎麼保養皮膚和身材滴~)

這麼多年的教學實踐的經驗,也讓聽眾感覺乾貨滿滿。校長分析了新加坡教育制度,她提到彈丸之地如何有優勢,核心在於「人」。雖然新加坡資源稀缺,但是對人的培養從不掉以輕心。
正因如此,新加坡的人才競爭力排全球第二。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來讀書、移民和生活。

(1)新加坡教育制度價值觀
那教育部如何在小一就開始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呢?
從英語、母語、數學、體育、藝術、音樂等方面,培養孩子成為以下品格的人:(5毛翻譯,請原諒~)
A confident person(一個自信的人)
A self-directed learner(一個懂得自學的人)
An active contributor(一個積極的貢獻者)
A concerned citizen(一個關愛社會的公民)
雖然看似「大空」的話,家長應該想想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在往這些方面靠攏,畢竟這體現出新加坡教育部的價值觀~

(2)取消考試是「減負」還是「加壓」?

從2019年開始,小一小二無須考試與測驗,校方只須通過平時的課堂作業、活動和小測試等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
What?要達成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學生,怎麼能沒有考試。孩子們估計要歡呼雀躍,家長開始各種慌。
沒考試,怎麼測試孩子的成績?就這樣撒野不管,那到了小三一考試,孩子傻眼了,家長抱頭痛哭了。

別著急,房校長出了好法子:

-每天放學回家,記得花15-20分鐘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進度,養成讓孩子自動溝通的習慣。
-去大眾書局買一些測試的考題,幫助孩子測試學習內容,鞏固基礎。
相信不斷的改革,教育部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至於能否給孩子「減負」還是「加壓」,也就看各位孩子和家長的造化了。欣媽通常是佛系家長,一切「隨緣」。
(3)如何在小一小二知曉孩子有GEP的天賦?

GEP(天才班)[GEP]沒娃的你,也該了解的新加坡精英體制這個問題問道很多家長的心坎里了,誰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房校長道成真理:GEP學習系統對大部分人是不合適。家長可以從小觀察孩子的行為,考試內容分英語、數學、科學。如果孩子明顯在這幾方面有區別於其他的孩子,家長大可放心讓孩子去嘗試。
如果為了考GEP而去補習班,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畢竟集訓考上GEP,孩子也未必能夠「存活」下來。

(4)從小學到大學到底需要為孩子準備多少錢?
新加坡勝源集團的財富經理王子冉先生現場為大家做了一個估算,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趕緊回去好好「存錢」去~!

整個講座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展開和探討,2個小時對於40多位參加的家長來說遠遠不夠,大家都意猶未盡。活動結束後,很多家長追著房校長繼續諮詢,畢竟有這樣難得的機會,可以面對面交流,真的是不枉此行。
如果還有問題要諮詢房校長咋辦?不要慌!可以在留言區給我們留言,小編會儘快整理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