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已經過半,同學們的課程應該已經塵埃落定啦!經歷了兵荒馬亂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還會遠嗎?如果遇到了不滿意的成績怎麼辦呢?今天小助手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NUS的特殊福利政策S/U~
S/U簡介
S/U是Satisfactory/Unsatisfactory的縮寫,是在成績下發後學校提供給我們的一種選擇。
S/U的初衷是鼓勵學生追求他們的興趣,而不必過分擔心探索新的學科領域可能會對他們的CAP造成不利影響。
S/U的申報工作將在考試結果公布後進行,並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結束。此後,學生的決定將被視為最終決定。
選擇「S」或「U」都表示計算CAP(Cumulative Average Point)時不考慮此門課的績點,並且在成績單上只顯示「S」/「U」字樣(S表示這門課過了,即拿到letter grade D及以上;U表示這門課沒過,不能算作其他課的pre-req;且如果是專業必修課的話還得重修),而不顯示具體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S/U對學分(Modular Credits)的影響是:只要拿到D(含D)就可以獲得MC,否則拿不到MC。
S/U適用範圍
學生
S/U的選擇適用於除法學院、醫學院(不包括護理專業)、牙醫專業以及Yale-NUS學院以外的所有本科生(授課型碩士同學是不能S/U的,FOE/Med部分研究型可);同時如果存在考試作弊、作業抄襲等學術失信行為的也是沒有進行S/U的權利的。
課程
可以S/U的課程基本遵循原則是1000的課程和沒有預修要求的2000的課程。但是更多還是要遵循student portal。
不同年份入學的同學有不同的適用法則。


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nusmods.com通過輸入module code來查詢是否可以S/U。但是這些都不一定準確,還是要根據student portal來判斷!

CS1010,來源:NUSMODS
使用限制
注意第一年使用S/U的機會較多,但是之後最多可以帶12MC的S/U留到大一以後使用,即使大一沒有把規定的限額用完,大二也只能有最多12MC的S/U名額限制。

對於新入學的本科生,獲得最多19個高考學分(APC),不需要轉成績或者新入學的本科生,以前曾在另一所大學學習,並選擇從頭開始(即沒有豁免、學分轉移/模塊豁免)的,他們可以擁有32MC的S/U。
而新入學的本科生,如果獲得了至少20個高級課程學分(APC),無需轉學分。他們也只有20MC的S/U名額。
對於新入學的本科生,如果以前曾在另一所大學學習過,並被授予所讀模塊的學分就只有12MC啦。如果已經有一個degree,那麼就沒有S/U了。
Q&A
Q1: 有pre-requisite的module可以S/U嗎?
A: 只要那個module有pre-requisite,都不能S/U。例外是level1000的無論有沒有pre-requisite都可以S/U。
Q2: Major/Programme requirement這些的module可以S/U嗎?
A: 可以。對照上表即可。
Q3: Minor的module可以S/U嗎?
A: 可以。對照上表即可。
其他問題詳見:
https://myportal.nus.edu.sg/studentportal/academics/all/docs/SU-FAQs.pdf
什麼成績應該S/U?
Q: 拿了A-要SU嗎?
A:A-是4.5,是一等榮譽的最低要求。一般沒有必要S/U。除非是怕把5拉下來。。。大神請受小助手一拜~
Q: 拿了B+要SU嗎?
A:B+是4,二等上的最低要求。看情況S/U。
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以後可以拿更多的A- / A, 那B+是個往下拉分項,應該S/U,力爭/保一等榮譽。
如果覺得以後自己水平是B+或者B,那就不要S/U。留下可以穩定CAP,力爭/保 二等上榮譽。
Q:拿了B要SU嗎?
A:B 是3.5,二等下的最低要求。一般來說應該S/U,具體看情況。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力,認為自己以後可以拿更多的A- / A / B+ , 那B是個往下拉分項,應該S/U,力爭/保二等上榮譽。
如果覺得以後自己水平是B或者以下,那就不要S/U。留下可以穩定CAP,力爭/保 二等下榮譽。
使用S/U
S/U的使用一般都是成績出來之後,學校會發郵件給你,這個時候就要開始考慮要不要S/U幾門自己不滿意的課啦!

JERRY
關於S/U的介紹就到這裡,如果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到官網查看~
https://myportal.nus.edu.sg/studentportal/academics/ug/su-homepag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