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經濟前景黯淡,但新加坡相信,旅遊業的反彈推動了服務業的發展,將有助於該國經濟在今年避免衰退。

有關部門維持了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0.5% – 2.5%的預期,實際增長可能出現在中間值。
日本貿易和工業部周四還公布了第一季度的最終預測,顯示GDP環比年率下降0.4%,好於此前估計的下降0.7%。
貿工部首席經濟學家Yong Yik Wei表示:「我們預計今年不會出現技術性衰退。考慮到下行風險和前景趨弱,我們不能排除今年可能出現某些季度的負增長。但同樣,這不是我們的基準。」
新加坡元兌美元下跌0.1%,因新加坡第一季度GDP數據略好於預期。
儘管商務部承認,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已經上升,它們可能會對消費和商業投資造成更大的壓力,但Yong表示,服務業仍然具有彈性,應該會為經濟增長和就業提供一些支持。
交通部表示,航空和旅遊業的前景依然樂觀,這將推動交通、酒店、娛樂和休閒行業的發展。
儘管全球需求前景不斷惡化,美國經濟面臨債務上限談判僵局帶來的潛在壓力,導致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罕見地對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發出負面評級觀察。
此外,來自中國的弱於預期的經濟數據意味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重新開放所預期的增長提振尚未完全實現。
新加坡經濟嚴重依賴貿易,很容易受到商業中斷帶來的衝擊,尤其是涉及新加坡頭號貿易夥伴中國的商業中斷。新加坡企業周四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2023年國內非石油出口將下降8%-10%。
下調預測的原因是,中國出口表現遜於預期,今年迄今為止,中國出口每月都出現收縮。
日本貿工部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同比增長0.4%,而此前的預期為增長0.1%。
「即使新加坡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製造業和貿易主導的,」貿工部的Yon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