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熱不斷升溫,新加坡無疑是留學「低齡化」最理想的去處之一……
1
政府扶植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曾強調,將「提升學前教育、培育國家棟樑」放在重中之重。

第一,增加撥款和學額。未來五年,新加坡政府將對學前教育領域的撥款增加一倍,在2022年達17億元;增加4萬個學額,達20萬個。

與此同時,政府還將極力確保學前教育的學費是所有家長都能負擔得起的。

其次,加強師資培訓,以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專業。新加坡政府將設立類似國立教育學院的中央學院,集中現有課程,並提供一系列專業文憑和證書課程。
4
雙語環境
新加坡華人占到總人口70%左右,英文是第一官方語言,華文是不能割捨掉的母語,這無疑是留學市場中家長的強心劑。

新加坡嚴格奉行雙語政策,李總理還曾幽默地強調這一政策的必要性。
在新加坡英語並不是簡單的學術性英語,而是一個生活交流的平台,這樣更容易使你了解英語,真正學好英語,理解英語。尤其是國際幼兒園,周邊的跟來自不同國家孩子的碰撞中,既提高了英語水平,又鍛鍊了交際能力!

小留學生離開家鄉,在英文環境中成長,也不忘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妥妥實現完美過渡。
3
陪讀政策
新加坡允許低齡學生的媽媽、奶奶或外婆(其中一人)辦理陪讀簽證,直至學生年滿18周歲。

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第一年,陪讀家長是不允許打工的,這就需要家庭準備足夠的生活費來。從第二年開始,可以打工。因為華人眾多,沒有英語基礎的人,溝通交流也不會有障礙。
4
「快樂教育」
新加坡是以「快樂教育」為主的國家,從幼兒園開始包括小學的教育模式,大多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為主。一般一周會有一至兩次外出參觀活動,引導孩子思考,寓教於樂。

了解新加坡教育的會知道,新加坡父母很早把小孩送到幼兒園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內容就是做手工,課外活動,提高自理能力!
新加坡的幼兒教育很注重「玩」。所謂「玩」也就是倡導小孩的動手能力,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識,既讓孩子們感受快樂童年,又讓他們樂於接收新事物和新知識。
最終機會只會留給有充分準備的人。尤其對於低齡留學生生來說,你還在猶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