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美麗而富饒的亞洲強國,良好的生活環境,較高的幸福指數,發達的經濟水平、健全的教學體系,受到很多國際學生的青睞。新加坡留學政策非常友好,且優勢明顯,但是也有很多學生在申請新加坡留學時,都陷入不同的誤區,今天,小編就給同學們分享一下新加坡留學的常見誤區。

一、語言成績低就不能被錄取
新加坡很多大學是雙錄取的。申請人如果沒有語言成績或者成績達不到錄取標準,大學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匹配語言課,通常是3-6個月,語言內測合格後,進入正課學習。
二、申請名校就看的GPA
新加坡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實踐經驗,即使有較高的GPA分,並不意味著就能入招生官的法眼,證明你足夠優秀。尤其在研究生申請中,像金融、工商管理碩士等專業大都要求學生有相關工作經驗;工科申請人要求有實驗項目或者研究報告。
三、本科一定比專科好
和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不同,新加坡是承襲大英國協的教育體制。新加坡有6所公立大學和5所理工學院(專科)。很多學生認為大專文憑沒有含金量,畢業後不好找工作。其實不然,在大英國協教育體制下,diploma是本科的一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就業崗位輸入人才。新加坡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就業率極高,可以憑藉畢業成績申請大學本科課程,在新加坡公立大學中,有30%的學生來自理工學院。新加坡留學也是選擇到英美等國家繼續深造的黃金跳板。

四、私立大學就是野雞
新加坡的私立院校也是經過教育部核准認證的正規院校。我們在擇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雙認證的學校,有EduTrust認證和SQ認證的院校。新加坡的私立學校很多是和英、澳等國家的知名學校聯合辦學,這些院校在中國都是受教育部認可的,回國後可做學歷認證。
五、新加坡學習比國內輕鬆
很多學生有一種誤解,認為國外的教育比國內的輕鬆,這種觀念來源於早期的留學生體驗,以及大眾對於應試教育的對比反思。然而,新加坡的基礎教育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輕鬆。
新加坡教育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實施教育分流制度,將學生分為EM1,EM2和EM3三個層級,逐級降低學習要求,EM1的培養方向是大學和領域精英,EM2的培養方向是各職業的人才,EM3的培養方向是技術型人才。由於這種分流體制,在新加坡留學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六、畢業後很容易拿到綠卡
很多學生誤認為在新加坡讀研究生畢業,都會收到移民廳PR邀請信,成為永久居民,這是錯誤的想法,在新加坡大學畢業以後有以下幾種情況留學生可以申請PR:

歡迎查看往期文章
新加坡各大官網:
新加坡移民局:https://www.ica.gov.sg
新加坡教育局:https://www.moe.gov.sg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http://www.chinaembassy.org.sg/c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