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不就是逛吃逛吃、走馬觀花、發發朋友圈嗎?
什麼?把親子游DIY成寓教於樂的遊學,甚至高大上的「探究性學習」游,還能促成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更強的探索欲與更主動的學習能力?

我們這屆家長:上班、雞娃、為社會主義做貢獻,已經很忙了,好不容易來一場親子游,你還想累死我?

我按照兒童身心發育特點與發展規律,以親子游熱門地——新加坡為例,量身為學齡前孩子的家長解鎖高端早教新玩法。
文章總共4000字左右。Wolledge工作室官宣:《這才是新加坡》《這才是紐約》《這才是莫斯科》《這才是雅典》新書開始預售,早鳥價吐血優惠了!太長不看的親們,請直接拉到文末購買!

為學齡前孩子實現
殿堂級的早教課


先想和大家統一下對於早教的認識:
我兒子6個月月齡參加早教、18個月月齡入托。從我親身經歷和身邊親朋好友的諸多案例里,我發現,孩子需不需要早教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早教與其說是對孩子的教育,不如說是對家長的教育。在這個知識結構不斷顛覆與重構的AI時代,成為父母只是生理維度的,而成為家長、成為合格的家長才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我們家長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更新理念與行為,才有資格談得上——教育孩子。
讓我們就從新加坡開始實現高端早教玩法吧!
尋找神奇樹木,完成認知、理解、
記憶的學習閉環

濱海灣花園
站在富康寧山上眺望新加坡河的盡頭,那裡曾經是茫茫大海,如今新加坡河的盡頭是旅遊勝地濱海灣,是新加坡人填海而成的新世界。
濱海灣花園是必去打卡的一站,這絕對是一個能讓孩子充分釋放天性、自由撒歡的好去處。
1
行前認知:
選取孩子感興趣的點,用平等的對話循循善誘
出行前,你可以照著我的樣子依葫蘆畫瓢,挑選學齡前孩子最感興趣的點——比如植物,給孩子詳細描述他即將在旅途中看到什麼,而這些是平常生活中見不到。
「寶貝,我們馬上要去新加坡啦!」
「哦哦!」學齡前的孩子聽到要出去玩都很興奮,但對於目的地新加坡,沒感覺、不知道。
「新加坡有種神奇的大樹哦,長得好大好高,就像一把把撐開的大傘,它還會特別的魔法呢!」
「神奇在哪裡啊?」孩子聽到這裡可能有點入戲了,露出好奇的小眼神。
「你知道含羞草嗎?」

「不知道!」
「含羞草的葉子被碰到時會自動合攏,過一會兒呢,又會打開,新加坡的神奇大樹就像害羞草一樣,葉子也會自動打開、閉合的。」
「哇,那它也是被碰到就自動合攏咯?」
「這倒不是啦,下雨的時候,這種神奇大樹的葉子會閉合;等天一晴,太陽出來,閉合的樹葉子開始慢慢張開,包裹在葉片里的雨水紛紛落下,就像又下了一場雨。」
「哇,一張張葉片就像一個個小水桶,能藏雨!」孩子神總結。

雨樹
「對啊,所以這種樹就叫做雨樹!它們是從熱帶雨林引進新加坡的,原產地是熱帶美洲、西印度那些地方。」
「好好玩!我想看看真的雨樹!」
噔噔噔,這樣,一個認知植物與地理的啟蒙式溝通就完成了,孩子對雨樹、對含羞草、對熱帶雨林有了最基本的框架性概念,對即將到來的新加坡之旅也有了更形象和具體的期待,到了新加坡後,我們再加以引導,激發孩子探究學習的主動性,把小任務分配給他——尋找神奇樹木!
2
行中理解:調動五官多維度感知

濱海灣擎天樹
濱海灣花園非常適合溜娃,推童車也方便。裡面有18棵擎天樹,每一棵都有十幾層樓那麼高。到了晚上,濱海灣的夜景也超漂亮,適合待上一天。大樹們一棵接著一棵亮起了燈,星星點點的燈光,映襯著天空的點點繁星,簡直來到了一個夢幻王國。
新加坡白天很熱,特別推薦濱海灣花園裡的「花穹」和「雲霧林」,都是室內植物園,「雲霧林」是冷室,需要給孩子帶件小外套,玩起來相當舒服。
這2個室內植物園裡種植了新加坡本來沒有的、在相對涼爽或乾燥的國家才能看到的植物,都是平日裡難得一見的!有橄欖樹、猴麵包樹、寶瓶樹……

《這才是新加坡》P64-65
在「雲霧林」里,帶孩子觀察各種巨樹、奇花異卉的大小、顏色、形狀、氣味,說一說它們究竟和我們平時常見的大樹和花花有什麼不一樣,充分調動孩子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等。

《我的旅行手帳 新加坡》P58-59
當然,孩子肯定記得行前就分配給他的小任務——尋找神奇大樹!
那就趕緊找起來吧!
找到後,怎麼辦呢?可以直接藉助Wolledge工作室即將推出的新書——《這才是新加坡》,直接讓孩子在配套的旅行手帳上塗塗畫畫,用塗鴉來記錄所看到的。
學齡前的孩子,可能還不會正經地寫字畫畫,甚至連握筆姿勢都不是很正確,但塗鴉中釋放的想像力和童趣不正是最值得保護和珍藏的嗎?
關於雨樹,還有一個好玩的,除了下雨時它的葉子閉合,它還會在每天下午五點鐘左右,就是傍晚即將道來的時候,再一次全樹葉子閉合起來。到了每天早上,樹葉子在晨曦中打開,包裹在葉片里的露水就飄灑落下,這時候站在樹下,就能感受一場雨,哈哈。

雨樹
記得提前一天瞄準一顆雨樹,為孩子設定好鬧鐘,鼓勵他早早起床,站在樹下、伸出雙手,感受一場獨特的雨吧,想想就很浪漫!我相信,如此一來,孩子對雨樹的理解肯定更深,好奇心也更強,說不定,他會主動提出來更進一步的問題,並自己去尋找答案。
3
行後記憶:口頭複述
返程後,記得重溫新加坡,來個具有儀式感的總結。
比如,邀請孩子一起看看熱帶雨林的紀錄片,進一步深入探討下,讓孩子複述下雨樹的特點以及它最打動孩子之處,這個紀錄片網上免費資源很多了,推薦幾部適合學齡前孩子的給到大家。

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紀錄片《planet earth》

《國家地理》紀錄片
就這樣,利用一次新加坡親子游,做好了一個完整的認知、理解、記憶的學習閉環,相比普通的親子游,你的付出肯定要多一些,而用心的收穫更多,不僅孩子會一輩子記得「神奇大樹」這個知識點,更重要的是,他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能力肯定會因此提升,說不定,就此契機,成為一個植物小達人。
「噓!它藏哪裡啦?」自然教育啟蒙

新加坡動物園實拍圖
帶學齡前孩子來到新加坡,大名鼎鼎的新加坡動物園怎麼可以錯過,雖然它和國內動物園比面積並不大,但設計理念卻非常現代化,在這裡,幾乎看不到籠子。這樣的景點,真的太適合結合繪本閱讀、開展自然教育啟蒙了。

《這才是新加坡》P80-81
在國內,我也沒少帶孩子去逛動物園,但新加坡動物園完全不一樣。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對待動物的態度與方式方法上,除了野生動物,住在新加坡動物園的動物們可能是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了。因為,新加坡動物園沒有把它們關在柵欄里,而是模擬自然環境,用河道、樹木把猛獸和遊客巧妙又安全地隔離開,動物園就好像仍在野外一樣。
所以,大家都說逛新加坡動物園的樂趣不在於看動物,而在於找動物。嘿!這不正是小孩子最喜歡乾的事兒麼。
去新加坡之前,請和孩子一起翻到《這才是新加坡》新加坡動物園的章節頁面,也就是P80-81,引導小朋友在這個充滿熱帶雨林氛圍頁面上,尋找動物。
「寶貝,你來找找,看能找到幾種小動物呀?」接下來,就到了孩子表演的時間了。
「有——蛇!有——青蛙!有——豹子!這是——蝴蝶!還有——大猩猩!媽媽,這是什麼啊?」孩子肯定非常著迷。

《這才是新加坡》P82-83
實地到了新加坡動物園後,不妨給再孩子布置尋找小動物的任務:尋找新加坡動物園最特別的三種動物——白虎、馬來貘、紅毛猩猩,誰先找到,誰就能得到一份特別的小禮物,比如由對方滿足自己一個心愿,哈哈哈。想要完成任務,必須先看《這才是新加坡》,一是培養了孩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二來也是正面強化了認知、理解、記憶的學習閉環,第三富有趣味地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培養專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