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血新加坡旅遊攻略(超長純乾貨)

2020年01月26日   •   2萬次閱讀

動物園的禮品店裡邊有不少好玩的東西,尤其是那些動物毛絨玩具,一個比一個可愛。還有那種夜光的T shirt,晚上穿也很好玩。

動物園裡有親子的兒童水上樂園,有7歲以下小朋友的朋友可以給孩子準備換洗的乾衣服,讓小朋友去裡邊瘋玩一下~~

動物園旁邊就是夜間動物園 ,曾經是世界上唯一一間夜間動物園,晚上7點半開門(7點半天才黑…),單獨票價S$47/人,進門之前大門口會有噴火表演,非常精彩,一群肌肉男能噴出幾米高長的大火苗,還有它們一起玩的噴火接力,都是相當帶感的!進門之後先不要著急坐車,看好時間去看show,只有7點半8點半9點半三場,座位有限。表演也是非常好玩,會有不少和觀眾的互動,坐在中間靠右會比較多機會參與進來,參加表演是有禮品的哦~

夜間動物園給人的感覺是在冒險,因為黑漆漆的叢林裡,你也不知道路通向哪裡。大家可以先坐觀光車遊覽一圈,沿途會看到兩邊很多動物, 比如大象、犀牛、獅子、河馬等等,記得不要大聲吵鬧,也不要開閃光燈,這樣會驚嚇到動物,我每次去都會遇到國內的低素質遊客,越是不讓他們吵他們越叫喚,越不讓拍照,就非要開著閃光燈嘩嘩嘩的閃,實在給中國人丟臉…繞一圈之後,大家可以選擇在裡邊步行觀賞動物或者冒險。有幾個地方很有意思,溶洞裡邊有蝙蝠和老鼠,樹頂的吊橋大概有10米高低,不開燈的大棚裡邊有兩隻手大小的果蝠(吃水果的不吸血)和鼯鼠(會飛那種)。這裡幾乎都是燈光昏暗朦朦朧朧的,給人一種特別神秘和刺激的感覺,有時候轉角遇到一個人也會互相嚇得大叫。

夜間動物園的食夢貘,啊不是,馬來貘(圖片來自google)

夜間動物園裡動物沒有動物園的多,好多也看不清楚,不過這種感覺卻比動物園要更野性一些,我想這正是符合很多城市人想去探險的心態吧!

河川生態園 (River Safari),以淡水河流生態圈為主題的動物園 ,包括國寶凱凱和嘉嘉,裡邊以全球7條大河(密西西比河、莫累河、 亞馬遜河、湄公河、恆河 、長江、尼羅河)生態流域為主題,展現不同的動植物。比較有意思的坐船遊河和游湖,需要在入門處提前預約時間,而且預約了時間可能也要排隊。另外熊貓館裡很涼,小心不要感冒~

河川生態園票價S$21/人

河川生態園(圖片來自河川生態園網站)

8.其他

新加坡還有一些其他的名勝和景點,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包括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虎豹別墅、裕華園、東海岸公園、新加坡植物園(也有兒童花園)、麥里芝蓄水池、 烏敏島 、雪城、科技館、各種博物館:郵票博物館、 亞洲文明博物院、設計博物館、科學藝術博物館、玩具博物館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問我或者自己上網查找資料。

三、飲食

新加坡飲食可謂包羅 萬象 ,東西合璧。世界各地風味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大多數新加坡家庭是不開伙的,都是在住家附近的小販中心、咖啡店吃,不然就是在購物中心的食閣吃,餐館一般需要加收10%服務費和7%消費稅,消費稍高,但是水準一般都不差。

小販中心的食物是比較日常的,都是新加坡人最常吃的,口味主要偏向廣東福建口味,也有馬來、印度餐。下面簡單做一下介紹:

1.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 一般都被稱為「雞飯」,應該是從海南地區傳來新加坡的…使用雞湯煮飯,配以白斬雞、燒雞蔬菜等,光吃雞飯就已經有滋有味了,輔以辣椒、醬油味道更佳。雞飯是新加坡傳統的美食,因此新加坡人對其要求非常嚴格,有一些有名的雞飯經常會有人開車排隊去買。不過作為遊客,沒必要如此計較,基本上口味大同小異,隨便一攤都不會難吃,還可以加叉燒、脆皮燒肉等等作為配菜。比較出名的是文東記、伍星、天天等等。

這是白雞飯,很少有攤位配泡菜和番茄,但是辣椒一定要加。(圖片來自google)

2. 炒粿條:這應該也是福建口味,用醬油、香腸、蛤、蛋等炒制的類似炒河粉的食物,賣相不怎麼樣,黑乎乎的。但是味道咸香,吃太多會油膩。

炒粿條,大多數也不配蝦。(圖片來自google)

3. 炒福建面 :又叫炒蝦面,比炒粿條清淡一些的炒麵,黃白相間的面配合大蝦,看起來相當誘人,一般都配有辣椒。我本人不太愛吃麵食,不過愛吃面的朋友都說這還是很好吃的。

炒蝦面(圖片來自google)

4. 肉脞面: 福建話叫bak cuo mee,干拌肉沫配合辣醬、蔬菜、魚丸、香菇的面,還是挺好吃的。另外一般肉脞麵攤也有很多其他面,比如小鍋面之類也很好吃。有時候老闆會讓你選面,比較寬薄的叫Mee Po(薄面),比較細的叫Mee Gia(幼面)。

魚圓肉脞面,干,Mee Po(圖片來自google)

5. 肉骨茶:舊時新加坡作為碼頭城市,有大批碼頭工人辛苦勞作。工人食物自然是要解飽、扛餓,工人們要吃肉,要吃飯,要喝湯,要喝茶,又不能太清淡,因此就有了肉骨茶 。其實肉骨茶 就是燉排骨湯加飯,但是這個排骨湯是用特殊香料熬制,味道特別鮮美,肉骨也是入口即化,肥瘦適中,我個人相當喜歡!最出名的自然是松發肉骨茶,每次路過都是排長龍,但是其實也不用被名頭吸引,其他的肉骨茶比如發起人,黃亞細也都很好吃,旅遊時間寶貴,沒必要把大好時間浪費在排隊上。

肉骨茶(圖片來自google)

6. 椰漿飯(nasi lamak),椰漿飯顧名思義,飯是用椰漿調味,因此帶有椰香,用芭蕉葉包裹,配菜包括炸雞、炸小魚和花生、香腸、蛋等等。

椰漿飯,標配(圖片來自google)

7. 印度煎餅(roti prata),就是印度飛餅, 新加坡的印度人不少,做煎餅的就更多,剛出鍋的煎餅蘸著咖喱汁再加上咖喱羊肉、雞肉、蔬菜,味道相當濃郁!煎餅里可以加料, 比如洋蔥、奶油、雞蛋等等,再配上一杯拉茶(Teh Tarik),嗯~~很好很好。

煎餅可以用叉勺吃,但用手吃更有味道(圖片來自google)

8. 沙嗲Satay:沙嗲是本地特色烤串,一般有羊肉、雞肉、牛肉、豬肉,有的地方有鴨肉,烤熟之後蘸沙嗲醬吃,味道甜甜的,非常好吃。當然很多沙嗲檔口是馬來人開的,千萬別找人家要豬肉啊!

沙嗲(圖片來自google)

9. 海鮮燒烤:本地人宵夜聚會最喜歡的美食,在東海岸公園和實龍崗花園道的Chomp Chomp比較出名。其實也不完全是燒烤,還有一些海鮮煮炒,比較好吃的是燒方魚(魔鬼魚)、烤蝦、烤蝦婆、烤蘇東(魷魚)、炒各種貝類(大頭、拉拉、嘴嘴、蛤蜊等,具體是什麼種類我也不知道,吃我就會吃…)

我的最愛之一 ,燒方魚(魔鬼魚),骨頭也是可以吃的(圖片來自google)

10.烤雞翅膀:碳烤雞翅膀配辣椒醬,雞肉腌香,味道鮮嫩,絕對推薦!一般在賣海鮮燒烤的地方都有賣。

烤雞翅膀配辣椒,舔手指(圖片來自google)

11.叻沙Laksa:laksa是本地人特喜歡的一種湯麵,椰漿做湯配一些海鮮和蔬菜,味道還可以吧,反正我一直吃不慣。

叻沙,還有TVB助演公雞碗(圖片來自google)

12.粿汁:主要是滷味配米片湯,包括肥腸、豬耳朵、鴨掌、滷蛋、豆乾等滷味,本地老人家都喜歡吃…

碗里是粿汁,盤裡是滷味(圖片來自google)

13.田雞粥:田雞煮白粥,鮮美肉嫩,更好吃的是宮保、姜蔥田雞配白粥、飯,味道超贊!我推薦去芽籠19巷的明輝田雞粥,記得他們只開夜市。

姜蔥田雞是不辣的(圖片來自google)

14. 娘惹菜:娘惹是馬來語華人混血的土生華人族群,雖然不使用華文,但是保留了幾乎所有華族的傳統,所以娘惹菜是非常出名也很好吃的東南亞特色美食。娘惹菜大量使用香料,所以口味比較濃重,喜歡的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另外新航空姐穿的就是娘惹服裝哦,有興趣可以看看電視劇《小娘惹》。

娘惹菜(圖片來自google)

15. 當然還有最便宜的米其林美食,了凡香港油雞面/飯,只要2塊5就能享用米其林美食,超值是不是?不過,排隊也要很久很久,地點在牛車水大廈2樓食閣,排隊最長的就是了。

米其林,慢慢排慢慢排......(圖片來自google)

以上這些都是新加坡本地人最常吃的主食類,價格除了海鮮燒烤、 肉骨茶 、沙爹以外都不會超過5塊錢, 肉骨茶大概8、9塊,沙爹按串算,一般5毛-1塊一串,海鮮燒烤較貴,不過也就是15塊上下。

下面再介紹一些本地名菜,一般在小販中心的煮炒攤或者餐館都能買到,價錢稍貴,很多是時價。

1. 辣椒螃蟹: 新加坡的傳統招牌菜,知名度堪比北京烤鴨、上海大閘蟹。一般選用帝王蟹,味道甜辣,比較好吃的是無招牌海鮮等等。雖然大家都要跑去珍寶吃,但是我覺得珍寶確實性價比不高,不過很多人要跟風打卡,我也沒辦法啊~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