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航事故頻發,不少媒體的頭版也一直被占據

2018年5月14日
四川航空 3U8633 ,重慶飛往成都的航班,駕駛艙右座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在機場副機長的緊急操作下,飛機最終安全降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2018年6月15日
新航SQ247,新加坡飛往墨爾本的航班,因緊急滑梯故障折返。
2018年8月16日
廈門航空客機在菲律賓馬尼拉機場嘗試在大雨中降陸時不成功,在第二次嘗試降陸時,同控制塔失聯,降落後偏出跑道。所幸沒有造成傷亡。
2018年11月2日
新航SQ37,洛杉磯飛往新加坡的航班,起飛後40分鐘因機組人員發現引擎油儀表出現錯誤,緊急返航。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8年11月8日
印尼獅子航空,明古魯市—雅加達的起飛前撞柱,機翼破損,無法起飛。
2018年11月11日
新航SQ618, 新加坡飛往大阪的航班,由於客機內燃油過量,加上當時樟宜機場內沒有抽油車,乘客只能改換另一架飛機。延誤6小時起飛。
2018年11月15日
新航SQ861,香港飛往新加坡的航班,因為樟宜機場交通堵塞,被迫在空中盤旋了超過半個小時。最終因燃油不足,急降巴耶利峇空軍基地。
2018年11月19日
新航SQ336,新加坡飛往巴黎的航班,起飛後不久突遇氣流問題,導致機艙失壓、氧氣面罩自動從艙頂掉落。緊急折返。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上這些故障也好、事故也罷,最終都有驚無險,不管延誤還是折返,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然而下面這些不僅帶走了很多無辜的生命,也粉碎了無數幸福的家庭。
2018年5月18日
古巴航空 CU972,哈瓦那飛往奧爾金的航班,飛機起飛後不久失去控制,墜毀在機場附近並爆炸。僅倖存一人。
2018年9月28日
紐幾內亞航空PX73,東京飛往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航班降落在湖中,客機沉於水下30米處。1人遇難,6人受傷。
還有今年全球最嚴重的空難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8年10月29日
印尼獅航 JT610,雅加達飛往檳島的航班,起飛近13分鐘墜毀印尼爪哇海,189人全部遇難。
當然還有,我們都沒有忘記:歷經1712天都沒能揭開謎底、昨日宣布解散調查組的MH370。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為逝者默哀的同時,身處新加坡的同學們假期、過年回家一定要坐飛機,一年飛行超過4次的同學不在少數。因此,我們也應當了解一些坐飛機的必要常識。
至於全程系好安全帶、緊急情況如何逃生等等在起飛前的安全須知里都講的明明白白,我不想贅述。這些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清楚的基本準則,我也希望你們永遠都不要用到它們。我想分享的是如何在上飛機之前把危險係數降到最低。

印尼獅航空難事故的原因仍在調查中,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客機失事十天後,發布緊急適航指令,要求這一機型的運營商,依照波音公司的公告執行操作,修改飛行手冊。與此同時,波音公司也在當天向全球737MAX機型的運營商發布公告,警告該系列飛機的飛行控制系統存在讀數輸出錯誤的問題,可能會導致飛機自行大角度俯衝並墜落。說明波音自己也背這個鍋,上圖來源於官網公告。
公告地址:https://boeing.mediaroom.com/news-releases-statements?item=130327

圖片來源於 www.silkair.com
此時自然有一些媒體也把矛頭指向波音737 MAX8機型,奉勸大家儘可能的避開不要乘坐這個型號的飛機。因此我專門諮詢了新加坡擁有最多波音737 MAX8的勝安航空(Silk Air 據準確消息,明年將會和新航合併)的空乘朋友,得到以下回覆:

總結來說,空乘人員每天都在飛,自然會比我們更加關注飛機的安全問題。飛機和所有的機器一樣,都有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一:在起飛前排查故障的預防工作 二:發生緊急故障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民航主要執飛的型號掰著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你別和我說A350-9和A350-10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機型),與其說想辦法避開某個機型,不如換一種思路。其實上面這兩點都直接導向了選擇飛機出行時最優先的考慮因素:航空公司。
第一件事,如何選擇航空公司?

為了這個我還專門找了行業內的朋友要了一份航空公司安全等級列表,公眾號文章不允許添加附件,我截圖幾個大家最關心的討論以下,如果需要完整版的手冊可以在服務號回復「飛行」。
備註:Class 1 最高,Class 4 最低。可以理解成成優良中差。

先來看新加坡的航空公司,除了 Tiger(Scoot)都達到了 Class 1 的水準,即便很多人投訴Tiger的飛機小座位擠,但在安全方面也是 Class 2。我認為可以放心選擇,雖然新航最近事故多發,但是最終都化險為夷。當然離不開機隊的應急處理和機長冷靜操作。不打廣告,新航仍然是我最愛的航司之一。

再看看我們經常乘坐的中國各大航空公司,普遍在 Class 2,唯一的 Class 1 是港龍,然後國泰沒評上???總之在這個範圍內安全性不用擔心,另外我個人覺得中國的飛行員素質普遍非常高,國家對民航安全的重視度也有目共睹。(這裡討論的是安全性,暫且不談客艙服務)

最後看一下近期事故中的獅航和印尼各大航空公司。一句話,能別坐就別坐了。
綜上所述:如何選擇航空公司?
安全第一!家裡有最愛你的人在等著你回來。
第二件事,選擇機型
目前民航執飛的機型基本上來源於兩家公司,空客(Airbus)和波音(Boeing)一般簡稱A和B。很多人討論的大飛機和小飛機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大型機(寬體機,雙通道。如A380)和中型機(窄體機,單通道。如B737)。如果說真正的小飛機,我在東北坐過一次新舟60民航客機,如下圖。關於感受,的確挺刺激。另外冬天的時候羽絨服不敢脫,不然真的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日常我們經常乘坐的中型客機和大型客機的安全性相比,比較官方的說法是:沒差,沒有大型機就更安全這一說。因為巡航的高度不同,中型機巡航在對流層中,大型機巡航在平流層中,所以大家普遍感覺大型機更加平穩。那麼如果考慮大舒適度,肯定是首選大型機!
怎麼查機型?
預定的時候無論是官網、還是代理平台(如攜程)都會展示機型。常見中型機有:A320、B737系列,大型機有:A330/340/350/380、B747/777/787等。就下圖而言,如果說價格一樣,我選B777。

如果是助理、父母或旅行社幫忙訂的票,不知道什麼機型怎麼辦?可以通過「飛常准」 App輸入航班號,就能看到飛機型號、機齡,有訂票信息的話也可以在線選座。

補充一句,有人問「機齡重要嗎?」,是不是越新的飛機越好?說真的我給不出準確答案,比如說新航經常把用舊的飛機賣給其他廉航,與其有時間比較飛機使用的年份,不如選擇一家靠譜的航司,畢竟人家在維護、檢修和機組人員培訓方面的確下足了功夫。
第三件事,飛機上坐哪兒更安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許多年,我翻邊了知乎、百科,最終能說服我的是:飛機上沒有相對安全的座位。因為都伴隨著很多條件,比如起火的時候離艙門越近、逃生幾率越大。比如說非正常著陸的時候,在尾部的座位有更大的生還幾率。然而這些條件是我們希望永遠都不要發生的。
我個人的話比較喜歡前部的位置,因為飛機到達後可以更快的下飛機取行李,比較節省時間。很多人喜歡非常靠後的位置,如果飛機沒有滿載的情況下後面會有較多空位可以躺下來睡覺。完全看個人喜好。
那麼怎麼選提前座位?
這裡要說一下,在機場經常碰到有同學笑臉求著地勤說可不可以讓我倆坐一起,可不可以靠窗口等等。結果地勤一查沒位置了,上飛機後一個坐在20A,一個坐在64F,藍牙信號都接收不到。其實完全不需要,訂好了機票後無論是從官網、還是代理平台,都會收到一個票號和預定編碼(6位的,如A1B2C3),用這個信息直接到乘坐航空公司的官網,就可以進行選座。很多代理平台也接受在線選座,但是為了以防信息對接有誤或者機型臨時改變,建議去官網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