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王詩齡課程表」,最近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李湘不光給王詩齡外在的奢侈,在教育上也是煞費苦心。除了專業課外,其餘的時間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鋼琴、大提琴、油畫、書法、瑜伽、西洋棋甚至織毛衣。

王詩齡小小年紀能用英語解數學題;英文流利且發音純正;油畫入選影視名人書畫展;書法作品也被大師稱讚不已;曾獲得西洋棋比賽少年組的銀牌;還和李雲迪同台演奏鋼琴。

但凡一個普通家庭的家長,初看「王詩齡課程表」,都要倒抽一口涼氣,難免為自家孩子擔心。我們的孩子將來也要進入社會,免不了與各種人競爭,其中不乏成長在精英家庭的小孩。但教育果真就是「1+1=2」嗎?在培訓班多如牛毛的當下,沒有科學合理教育理念傍身,家長們很容易自亂陣腳。
今天,智選君給大家對比介紹下,新加坡和中國的中小學生們,如何度過課餘時光。
1
新加坡CCA活動
中國的一些課外興趣活動,往往需要家長花很多錢去參加各種培訓班。新加坡卻是由學校組織的基本上免費的CCA活動,全稱Co-Curricular Activities。
新加坡教育部有嚴格的規定,所有學校必須開設足夠多的CCA課程。不同學校的CCA內容不一樣,普通的中小學大概有30來種,有些初院可能多達80種,國際學校超過300餘種。新加坡的中小學基本上都是半天學習文化知識,剩下的半天開展各項CCA活動。

總理公署部長黃志明曾是少年飛行俱樂部成員
與中國的一些課外活動或拓展課程相比,CCA要重要得多。一般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個孩子必須選至少一樣CCA,一直持續到大學。這就保證了不管有錢沒錢,孩子們都可以站在同一個起點上,不會埋沒了普通家庭孩子的各種興趣和天賦。

萊佛士書院鋼琴公演
CCA表現全部記錄在成績單。事實上,因為CCA有在O考中減2分的重大作用,沒有學生敢不認真對待的。O考減2分是什麼概念?先來看看2018年初級學院的錄取截分點。

看到了嗎?厲害了我的CCA,2分的差距就是直接能讓你從第一梯隊降到第二梯隊,第二梯隊降到第三梯隊———以此類推。
入讀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學生,CCA活動就更加豐富且多樣了。以史丹福美國國際學校為例,CCA多達350餘種,無論是書法繪畫還是建模航天,學校的CCA都能滿足。

信息來新加坡史丹福美國國際學校
2
戶外露營
國內的中小學校會組織軍訓,新加坡取而代之的是每個學年都要參加的露營活動。赤手攀岩、劃獨木舟、戶外露營這是在新加坡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從小學四年級到中學畢業,學校一般每年都會安排各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為期3-5天的野營。露營活並不是整個年級的同學去郊外搭帳篷、烤肉、吃吃喝喝。而是在一些訓練員的帶領下,參加一些需要集體完成的活動。
這些集體活動一般會圍繞特定的主題展開。比如,中學一年級圍繞的是合作與尊重;到了二年級,核心目標變成做出正確的選擇。遊戲結束後,學生在訓練員的帶領下寫遊戲後的反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對戶外教育的重視甚於政府學校。東南亞聯合世界書院(UWCSEA)把戶外教育、個人與社會教育、學生活動和社會服務列為與學術表現同等重要的地位。
2年級:新加坡動物園宿營
3-4年級:馬來西亞 3-4天森林探險
5年級:巴厘島5天野營
6、7年級:馬來西亞刁曼島或詩巫島皮划艇
8年級:泰國清邁11天探險之旅
9年級:尼泊爾徒步
10年級:泰國楠府7天之旅
11年級:學生自行規劃的小組旅行項目. grade11有一個特殊的project week,幾個學生一組,自己計劃旅行計劃安排一切,沒有成年人陪同出國旅行。

圖片來源於UWCSEA
3
課外補習班
在新加坡精英制的分流制度下,新加坡的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也並不小。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新加坡的學校就開始分尖子班和普通班。要想升入排名靠前的初中,新加坡的小學生必須要在「PSLE小六離校考試」中考出好成績。

儘管學生每天只上半天課,下午的時間用來進行各種課外活動,考試成績依然是評定學生優劣的最主要標準。因此,新加坡孩子上補習班是家常便飯。據統計,每年九成的新加坡家庭會送孩子去補習中心上課,花費每年超過10億元。


信息來源於NEXT SINGAPO
過去,孩子補習是因為跟不上學校的節奏。現在,是為了在學校更有競爭力,在升學考試中狀元上榜。新加坡這個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國家,教育模式也確實兼具了東西方的特點。
4
智選君說
課外時間安排的那些事兒我們就聊到這裡,最後奉上一句結語: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擁有無悔的青春。
未成年人畢竟未成年,他們除了學習長本領,還要做與自身年齡相稱的事、擁有自身年齡該有的情感。「王詩齡課程表」不足讓人焦慮。我們的孩子沒有精英家庭的條件,但我們可以教ta熱愛讀書、熱愛自然、鍛鍊身體,以及像普通人一樣的思考與生活。
你們還希望了解哪些關於新加坡教育的知識?歡迎掃下圖二維碼添加微信zxzysg3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