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作為教育強國,擁有頂尖的教育資源以及優秀的院校。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紛紛選擇新加坡作為留學國家。
在新加坡優秀的教育中,新加坡的國際學校教學質量非常優越,教學環境以及教學設施都也非常好。

國際學校分類
新加坡教育之所以優秀,原因絕不僅僅體現在政府中小學方面,任何有偏向性的教育都是不健全的,新加坡政府也非常明確這一點。
所以當大家都在爭搶政府小學學位的時候,也發現政府學校學位少,且教學模式較為的應試。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主要面向外籍人士,當地學生獲准入學國際學校的最常見原因是他/她已經在海外學校學習多年。
新加坡國際學校分類
本地源流國際學校
新加坡華中國際學校、英華國際學校、聖約瑟國際學校等
外源流國際學校
加拿大國際學校、澳洲國際學校、美國國際學校、萊仕國際學校等

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優勢
國際學校一般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完整的一站式學業課程,如果家長不是很想孩子經歷升學考試,這會成為更好的選擇。
招生方面,國際學校有著自主招生權,招生名額相對來說會更加充裕。
學生不需要參加政府統一的AEIS考試,只需要通過本校的入學測試即可。
不過想要就讀更好的國際學校,學生的英語要求就會越高。一般申請還是要提前幾個月做準備的。
國際學校的課程設置 搜索
新加坡國際學校教學採用課程與公立學校的課程並不一致,而是採用所屬國教育體系的課程,課程包括IB、A-level、AP。
01 IB課程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是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採用規範化的課程,以國際化的視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咱們通常所說的IB,主要是指IB高中文憑課程(IBDP),也叫大學預科課程(16-19歲),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

IB課程分為四個級別,分別為:
IB PYP:PYP全程為Primary Years Program,指的是小學項目。相當於中國的1—5年級課程。
IB MYP:MYP全程為Middle Years Program,指的是中學項目。相當於中國的小學6年級到高一的課程。
IB DP:DP全程為Diploma Program,課程項目結構中的一種高級課程,適用IB國際高年級的學生用來修讀的大學預科課程。
IB CP: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的職業課程項目。
IB課程對孩子有多重要?
學生可跟隨父母自由地從一個國家的IB學校轉入另一個國家的IB學校:學習同樣的課程,學業可以不受影響,考試成績受到國際認可。
如今,IB文憑被全球近1000所大學承認,其中包括哈佛大學、劍橋大學、 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學,近年來更有日益擴大的趨勢。
02 A-level
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成績作為英國官方「高考」,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所以A-level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國際認可度,被160多個國家所承認和接受,可以申請英國所有大學,美國常春藤在內的多所名校,以及大英國協國家的名牌大學。

A-level比高考成績的認可度更廣泛,基本AAA就能進非常好的學校和專業了。
A-level課程需要消耗兩年的時間:
第一年稱為AS,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三至四門學科學習;
第二年稱為A2,在所學習的基礎上在選擇三門課程;
新加坡公立教育體系採用的A-level課程,是目前新加坡政府大學入學的資格考試,也相當於國內的高考,但是含金量極高,是由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新加坡教育部和新加坡考試與評鑑局聯合主舉辦的考試。
國際學校中米德爾頓國際學校、東陵信託學校也提供A-level課程,東陵信託學校同時提供IB與A-level課程,是新加坡頂尖的國際學校,IB均分41.4,A-level過半的學生成績達到A*。
03 AP
AP全稱為Advanced Placement,屬於「美系大學」先修課程。課程難度相當於大學課程的難度。

一部分的理科科目的難度處於美國大學大一水平,而一些語言課的難度卻已經延伸到了大三,在三大國際課程中應該是最難的了。AP課程主要適用於美國以及加拿大的大學,在其他英語國家的適用度不高。
AP課程基本沒有限制,比較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在22個專業37門課程里選修任意的多門課程。通過之後可以換取大學學分節省就讀時間和大學學費。
AP課程沒有證書,只有成績單。通過AP考試的學生從側面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完成大學課程,所以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很有優勢。
由於新加坡本身就是採用的英制教育體系,所以新加坡大多數國際學校採用IB課程,政府學校採用A-level課程,提供AP課程的學校主要是美國學校:美國史丹福國際學校,新加坡美國國際學校等等。

入讀國際學校前的準備
在報名入校前,家長和孩子需要先做好這些重要功課。
01 家長需要做的事
自己的想法:對孩子有自己大致的期望目標和長遠規劃的展望
專業的認知:全面了解不同的教育制度,教學體系,差異對比
對孩子的認識: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包括性格,特點,優缺點等
02 孩子需要做的事
語言障礙的跨越
性格釋放和塑造
好的習慣的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