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中國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多元國家一樣,新加坡這個小小的南洋之國也是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除了80%以上的華人之外,剩下的裡面,占據大多數的是印度裔,就和馬來西亞吉隆坡有個小印度一樣,新加坡也有個小印度,是印度族群的聚集地。
印度人大都喜歡五彩斑斕的顏色,越俗艷越好,所以五彩的燈光和裝飾在小印度的街上到處都是。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一個印度的縮影,所以被稱為是小印度。

為什麼在新加坡會有一個小印度呢?是因為在1819年,萊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隨行的隊伍中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等等。他們就成了新加坡的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再加上後來的移民以及繁殖等等,這裡的印度人越來越多,就成了這樣的聚居地。

在小印度里當然有很多印度餐廳,如果想吃正宗的印度菜,這裡也絕不會讓你失望,因為會讓你覺得真的來到了印度的餐廳,雖然這個場景對於我來說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這裡生活著的印度人也並沒有被新加坡文化所同化,他們還是遵從著自己民族的生活習慣,直接用手吃飯,仔細看,餐廳里除了遊客,真的全是印度人。
一進入小印度,一股濃烈的辣椒氣味就會撲面而來。這股味道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商店裡陳列著銀器、銅器、 印特色的珠寶、茉莉花環和絲製莎麗。融合了多種文化的小印度,有傳統的印度咖喱和餅,和我在印度吃到的一模一樣,椰漿味的咖喱最好吃,但餅實在太油了,用手抓滿手油。
坦白講,我還是喜歡印度咖喱的,不過這餅,實在油的可以。雖然印度人是用手來吃飯的,但是遊客來的話,還是會提供筷子。

其實,新加坡本地人很少會來小印度,大都還是遊客會來。倒是可以來這裡嘗一嘗正宗的印度菜,感受下印度人下館子的氛圍。

走入小印度,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國度。伴隨著寶萊塢的流行音樂,空氣中瀰漫著香料和花香的味道。放眼望去,一排五彩斑斕的建築,讓人目眩。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是小印度最重要的建築,也是新加坡最精美的印度廟之一,廟內外有大量印度教諸神的神像。那麼你去過新加坡的小印度嗎?你覺得和真正的印度有什麼差別嗎?歡迎留言並發表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