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運會賽場上,或許沒人比14歲的楊立豪行程更緊湊。9月20日下午,拿下U16組男子攀岩兩項全能(攀石、難度)冠軍後,楊立豪在第二天踏上了飛往國外的飛機,開始了留學之旅。聽說,楊同學也擅長壁球等多個項目哦!
據說,楊同學之前就讀的院校是上海市的一所比較知名的國際學校。一般來說,國際學校的學生較於普通中小學的學生對於各類課外活動項目的接觸會更多,畢竟無論學生是就讀A-LEVEL和AP課程體系院校,還是IBDP和加拿大CTC/OSSD課程體系院校,或是其他類型的國際學校,參加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提升綜合素質,對於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國內的國際學校良莠不齊,很多家長除了做好準備讓學生在國內上學,也早早就開始規划著送出國留學了。
就比如亞洲留學熱門國家-新加坡,就擁有多所知名國際學校,這些國際學校雖在新加坡教育部註冊卻遵循所屬國的教育體系,按照國際公認教學系統,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
如加拿大國際學校、澳洲國際學校、史丹福國際學校、新加坡NEXUS國際學校等,可都是非常熱門的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一般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完整的一站式學業課程,如果家長不是很想孩子經歷升學考試,這會成為更好的選擇。
招生方面,國際學校有著自主招生權,招生名額相對來說會更加充裕。學生不需要參加政府統一的AEIS考試,只需要通過本校的入學測試即可。不過想要就讀更好的國際學校,學生的英語要求就會越高。一般申請還是要提前幾個月做準備的。
新加坡國際學校教學一般採用所屬國教育體系的課程,課程包括IB、A-level/IGCSE、AP等。相較於政府學校,家長的可挑選性也更強。而且每年這些國際學校的畢業生有很多都能成功入學英美澳等國排名前列的大學,不少人還直接入學世界TOP10的大學。
IB考試
2021年5月份IB成績已出爐!新加坡共有20多所學府提供這項專業文憑課程,包括新加坡藝術學院,還有新加坡體育學校、華中國際學校、英華學校(自主)、聖若瑟書院及各國際學校。
新加坡的IBDP平均分數為37.69分,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比去年新加坡平均成績34.52分高9.2%;
今年在新加坡獲得IB成績的學生人數為1,679人;
新加坡的考試及格率為97.9%,高於全球通過率88%;
新加坡共有59名學生取得45分的最高分;
超過42%的新加坡學生取得了40+分;
新加坡IBDP平均成績5.9,高於全球平均5.19分。
而且新加坡的國際學校有來自於全世界各地各個種族的學生,真的就像一個濃縮的小聯合國一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國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實現了真正的國際化教育。
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中,一般歐美國家的學生會占最大的比例,其次是印度、中國、澳洲和新加坡本地學生。在這種教育背景完全不同,多種族、多文化的環境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各國的文化,也能很快地提高英文水平,拓展國際視野。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一般會花重金聘請來自世界各地有名望的教師任教。他們都是受過良好的國外教育,對西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對於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更加有利。相對於,國內國際學校給請的外教,他們的流動性更低。


此外,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因材施教會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新加坡大多數國際學校開設課後俱樂部、藝術、課外活動等特色環節,例如戲劇、舞蹈、園藝、聲樂及樂器、繪畫、手工、體育、禮儀、節日主題活動等等。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這些活動還設置了相關學分體系,以鼓勵學生更多參與課外活動。
新加坡國際學校數量也不少,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該注意的呢?
1、看學校是否有涵蓋歐美亞不同教育體系的國際認證
這些認證不僅是教學質量和管理的認證,更是課程體系和教育成果的認證,從而保障學生讀完後進入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大學求學的升學通路。
2、看學校是否有真正的國際化、多元化、包容性的師生社群和文化氛圍
新加坡完整的K12國際學校一般都會有很國際化的師生社群,但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還是要考慮兩個因素:學校是不是有某個國籍的學生占主體;中國學生的比例。
3、看學校所採用的課程體系在升讀大學時是否在全球範圍內都有競爭力或優勢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很多都採用雙課程體系,IB課程及其主體國籍的國家教育體系。IB課程的全球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學生大可放心。
4、學校是否已經有良好的教育成果和記錄
國際學校往年的IB統考成績和畢業生的去向是要納入擇校考量因素的。當然還要考慮的其它有關學校規模、師生比例、特色課程和服務、學校軟體和硬體設施、入學要求和費用等方面的信息。

5、是否有特色課程或服務和升讀大學的特殊通道或比較優勢
各個國際學校的升學輔導服務、升學通道建設及體育、藝術等課程還是有所不同,建議家長在幫孩子擇校時要參考。
6、是否有一流的軟硬體設施和豐富的課外活動
新加坡提供一體化完整K12課程的國際學校,一般都具備很好的校園設施和硬體,至於軟體方面,如課程、師資、管理等方面,這就需要家長花點心思去了解,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所看重的方面是不是具備。課外活動,一般也是豐富多彩,家長要考慮的就是孩子感興趣的,想學或參加的活動是不是包含在所交的學費里,還是要另交費用。
7、學費和雜費是否在家庭的預算中
要提醒家長們,在了解學校的費用時,不要只看學費,要了解清楚,每年除了學費之外,還要不要交其它的費用。這些總的費用在不在自己的預算內。
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決定好的事情,除了多看多考慮,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