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各大財經博主都在說,疫情後第一個「躺贏」的國家出現了——不是越南不是美國,而是新加坡。最近,亞洲各城市航班數,新加坡國際航班眾多,承接了大量人才、外企以及業務。而中國的家長們,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爆火的新加坡低齡留學,原因很簡單:費用沒有歐美貴,離得近,政局穩定安全、華人多語言通,「中西合璧」教育質量高,出行便利,陪讀簽證方便等。
談到教育內卷,整個亞洲地區就三個國家是非常出名,即中國、韓國、新加坡。如果說中國難在龐大的人口基數、韓國難在考題太難、那麼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則直擊很多家長心中最深的恐懼:分流。

在新加坡這個國度里,兒童從小就要經歷四次分流,僅有20%的兒童能夠進入高中階段,在如此龐大的人才篩選中,新加坡教育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新加坡教育壓力很大,真能培養出學術人才者十中無一。
除公辦教育內卷之外,因為新加坡作為移民國家,又位於馬六甲海峽進口,國際化程度均很高,所以國際化教育在這片土壤上發展迅速。但是,與之相伴隨的,自然是更加劇烈的爭奪。
不過,激烈競爭並未使中國國際化家庭消退。在中國開放逐漸加深的背景下,更多家庭選擇新加坡這一國際化教育目的地。而這背後正是新加坡教育對於他們的強大魅力。
極致內卷卻讓家長趨之若鶩
新加坡教育的優勢區間在哪

數據表明,目前決定赴新加坡學習的家庭占中國學習家庭總數的8%以上,尤其是它所呈現的高度內卷制度,令許多父母困惑:「國內是否不足?為什麼還要跑到海外繼續學習?
但是在真正懂得新加坡國際化教育知識的父母看來,新加坡國際化的學校無異於人間天堂。其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國際化教育質量高。
據統計,2020年度全球IB成績排行榜上排名前50位的國際化學校新加坡占了七所。分別位列1、15、19、22、28、32和45名。而這個Top前50,中國大陸僅有3所。
2021年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國際學校又取得好成績,占世界238個滿分133個的席位,可謂贏麻。
2018年世界PISA考試新加坡排名中國之後。而2009年,2012年,2015考試時,新加坡閱讀,數學,科學等考試,始終名列世界第一。
新加坡教育體系有四大特點
01 是大家熟知的分流早
政府學校體系裡,三年級就有挑選天才學生的GEP考試,六年級就進行分流考試,被稱作小六會考,學生會被分流到直升通道、O水準、N水準等學校,進行分層教學。
政府學校入學門檻不低,留給國際生的名額極其少,一年級不招收國際學生,二年級後可以通過AEIS考試申請入學,規定需要留一級。
02 是雙語教育
除了超高的成績保障外,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還有著雙語教學的特點更加適合中國學生融入。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中,學校的所有課程都用英語授課,漢語作為第二外語教學。這意味著在新加坡上中小學,學生可以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緊密結合的情況下接受國際教育。
李光耀先生在《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的雙語之路》里詳細回溯了幾十年的雙語教育改革之路,目前政府學校以英文為主,母語為輔,部分學校開設了浸潤式的雙文化課程。
國際學校里對母語也很重視。從幼兒園起上的就是浸潤式雙語課程,一個中文班主任一個外教班主任,小學低年級進的是中文母語班,中文課一個禮拜4次,一次差不多1小時,一周外面再補一次。小學高年級一周上5次。
03 就是文化的多元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國家,民族主要為華人,馬來人和印度裔,官方語言為4種。地理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的,是中西文化的中間之地,外企設點多,外國人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大。
新加坡有五百多萬人,單就比例而言,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升入名校。許多好學生都會選擇到新加坡當地的大學去讀書。
以牛津大學為例,2019-2021年數據顯示牛津在國內錄取了459人,新加坡193人,錄取率來看國內7.7%,低於新加坡11%。
但是無論到了什麼地方,金字塔尖上的爭奪總歸會很激烈。除國際學校、英中等政府學校之外,也有中學來自國內考出來的子女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04 就是強大的師資體系
在師資方面,新加坡擁有著強大的師資體系,不同於國內對於優秀師資的哄搶。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由於起步較早、投入大、名校效應等因素,新加坡聚集了國際化一流的師資。

特別是在IB體系方面,新加坡的國際化學校花重金聘請來自世界各地有名望的教師任教。他們均在國外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西方教學理念與模式上,有著深刻的學習與了解,更利於學生全方面的成長。
要說中國的學校還肯花什麼錢呀,那問題是,在教育投資相當或接近的前提下,作為教師寧可到生源好和高水平師資扎得滿滿的地方就業呢,還是選個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呢?教育資源均處於集中狀態,師資自然不能倖免。
此外,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因材施教會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
整體上看,新加坡國際化教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師資力量,國際化程度和漢語接受情況等諸多方面,與國內國際化學校相比較,新加坡國際化學校內卷比較豐富,但是相對來說他們教育水平又比較高,這對期待孩子向名校衝擊的父母來說無疑是一種優勢。
可是,新加坡國際化教育果真是如此無懈可擊?這還得先說說最近幾年新加坡學習的總體趨勢。
新加坡趨勢整理在線教育的優勢區間在哪
當然,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新加坡留學儘管優勢多多,但是選與不選大家也一樣要多維度進行理性分析,根據今年留學走勢,新加坡雖被許多家庭看好,但是並非中國家庭第一選擇。
中國現有國際化家庭在10萬人以上可供選擇的有四個國家,它們是問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新加坡雖同屬10強,但其體量與上述國家相比明顯存在數量級上的落差。
造成這一現象有很多原因。首先新加坡高升學率與殘酷競爭相伴而生,就留學生而言,新加坡年接收留學生總人數超過百萬人,加之當地內卷非常嚴重,許多學生選擇了國際化之路在層層擠壓下,新加坡國際化教育競爭之慘烈,甚至超過了國內。
如果不想過早進入升學賽道,也可以考慮選擇國際學校。新加坡目前有三十幾所國際學校,目前沒有權威的國際學校排名,一般就從招生熱門程度給學校劃分梯隊,英系、美系、IB體系都有。德威、UWC、美國學校和東林信託等算是幾所比較熱門的學校。
英式學校如德威、北倫敦、東林信託對於學術抓得特別嚴格。美式學校在低齡階段比較關注孩子的性格,也更自由一些。超熱門學校學位緊張,錄取門檻也高。擇校還是看家長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最熱門的就最適合自己。
除了激烈的競爭外,新加坡留學開銷是非常高昂的,同樣讓家長們卻步。

新加坡教育體系有政府學校,私立學校與國際學校之分,與本國公立,民辦與國際學校相似,外國人均可就讀。價格最低的政府學校和價格最高的國際學校。和國際學校新加坡德威一樣,學費從17萬至22萬不等,但是和國內相比還算便宜,德威國內30萬。
其中UWC是最受歡迎的學校之一,學費從15萬至20萬不等,低於國內部分雙語學校。在不上國際學校的情況下選擇政府學校或者私立學校的花費要少得多。最少的數百新幣也可以享受雙語教育。
還有一個必要開支的大頭就是住房。新加坡的房屋分為組屋、公寓和排屋(別墅)。來了不少人會選擇租住在公寓里,小區內有游泳池、網球場、安全、環境、居住、遛娃等便利條件。
租公寓的話,在市中心地區租個70平米的兩室差不多要三萬多,非市中心的地方也要兩萬,一居室的話差不多在3000新幣,也就是一萬二左右。還有的家庭子女眾多,選擇租住別墅,房價視地段而定,有些房價和公寓的房價相當。
要買房的話,外國人的印花稅也漲到30%了,也就是說,買套1000萬的房子,要交300萬的稅……
整體來說,消費豐儉由人,少則一年幾十萬也能搞定,多則上百萬。
新加坡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留學地區:一方面以極高的升學率及優秀師資為保證,確保子女所受教育質量水平,另一方面,昂貴而過分的內卷又成了它響噹噹的招牌。教育之路並非盡善盡美,從來就不可能有一個最佳選擇。那麼,對於如此獨特的留學聖地,您是否會有所思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