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剃頭刀》中的「新賽鳳」被指太落魄。(劇照來自新傳媒戲劇組)
(新加坡2日訊)8頻道熱播中的華語配音版《剃頭刀阿簽傳奇》改編自戲曲名伶溫亞(米簽)的故事,刻畫本地百年福建戲班「新賽鳳」,但播出後卻被戲迷指有「醜化」之嫌,對此《剃》監製兼編劇賴捷生接受新國媒體訪問,一一回應觀眾的疑惑。
一、戲班太落魄悽慘
首先,觀眾覺得電視劇將戲班刻畫太悽慘落魄,對此賴捷生表示劇中場景依據現實搭建:「比如戲台,觀眾看劇會發現前後戲台不一樣,後期也許看起來簡陋些,但符合戲班較沒落時的真實情況,前期則比較華麗。」
「我能理解戲中呈現的與戲迷心目中的形象有落差,戲班從繁榮到沒落,觀眾記憶中也許停留在鼎盛時期。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對戲班也有不同記憶,比如60歲觀眾和40歲觀眾記憶中的戲班都不一樣。」
二、色狼角色抹黑戲班
觀眾對戲中陳邦鋆演的反派角色「魏成」表示不滿:「真有對年輕女學徒下手的色狼嗎?如果不是事實,不是玷污新賽鳳的名聲嗎?」
賴捷生回應說,「希望觀眾了解這是電視劇不是紀錄片,有虛構情節和人物。故事基礎是兩小時舞台劇,但電視劇13小時,我們必須加入新情節和人物,增添戲劇效果。」
他重申,「有負面行為的人物都是虛構的,沒有影射任何人。」
他表示編劇團隊多為女性,「魏成」角色響應近期「MeToo」職場性騷擾話題:「劇中女生被騷擾後,都沒有消沉,而是變得更強大。」

陳邦鋆在《剃頭刀》飾演無惡不作的戲班班主惹爭議。(劇照來自新傳媒戲劇組)
三、最後曲目非《剃頭刀》
對觀眾指「新賽鳳」最後曲目不叫「剃頭刀」,賴捷生說:「劇團最後演出的是《義僕救主》,「剃頭刀」是義僕角色的名字。」
他透露劇集前後籌備一年多,曾到「小洞天歌仔戲劇團」等戲班找素材。「新賽鳳」曾表演過曲目《白蛇傳》《哪吒》都在戲中還原。

高藝在《剃頭刀》中擔任女主角。
「新賽鳳」是當年的BTS
賴捷生表示拍《剃》的初衷是讓沒接觸過本地福建戲班的觀眾了解這段歷史和文化,「我們想向『新賽鳳』致敬,劇中不斷重複的一句就是,『新賽鳳』是『傳統戲曲文化的守護者』,我們感謝他們百年來保留傳統文化。」
他也說,「當年『新賽鳳』風靡程度堪比今日韓星,是當年的BTS。觀眾對戲班有感情,看劇時就特別投入。不過我們目前收到多數評語還是較正面的,特別是本地年輕人很為戲班的世界著迷。」
老班主家人:戲劇故事 純屬虛構
《新明日報》聯繫上新賽鳳老班主的家人,不過他們僅低調錶示,「戲劇故事純屬虛構,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也希望通過媒體,感謝替「新賽鳳」忿忿不平的戲迷和支持者們這麼多年來的支持與關心。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