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新加坡的教育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打亂了原本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新加坡各大學出台了相關的措施來應對疫情 。其中一項重要的措施就是增加招生。
增加招生的原因
新加坡六所當地大學去年一共提供了1000餘名額外的招生名額。相關機構報道,倘若疫情沒有迅速好轉,今年也會保持增加招生名額。
新加坡政府早前承諾,到2020年,大學學生的入學率要達到40%,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去年新加坡同期學生入學率上升至42%,當地6所大學共計招收了1.75萬名學生。
以南洋理工大學為例,2020年本科生人數達到24579人,為近十年來最多。

南洋理工大學近年本科生數據,圖片來源:NTU官網
分析這部分新增的名額,可以發現,他們當中一些是原本計劃出國留學的新加坡人,這部分學生因為疫情而留在新加坡學習;而另一些則是持有理工學院文憑的人,他們選擇繼續學習,而不是立刻進入因為疫情帶來負面影響而疲軟的就業市場。
教育部部長Lawrence Wong在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公布了這些數據,他對擔心疫情會影響大學入學的家長們帶來了好消息。他說,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教育部今年也準備提供更多的名額。

新加坡教育部長,圖片來源:TODAY
教育或將變革?
Lawrence Wong還表示,今後按照40%的錄取率來規劃大學名額,將變得不那麼重要。因為大家一直在討論技能和終身學習,以及開闢不同的大學途徑,包括工作和學習相結合。因此在一個人出去工作之前,沒有必要先接受四年的教育。因為在一個人的工作生涯中,任何時候他都有機會獲得大學學位或繼續深造。

NTU學生,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半工半讀,這使得他們可以在工作和學習之間交替進行,特別是新加坡理工學院和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他們提供了許多這樣的課程。
他還補充說到,他預計仍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完成A -level或理工學院的學業後仍然選擇立即進入大學。但他希望,隨著其他途徑帶來良好的就業前景,更多的人會選擇其他途徑。
家長、專家這樣說
不過,接受採訪的學生和家長卻更期待政府提供更多的大學名額。
48歲的商人Jonas Lim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他的兒子在當地的理工學院畢業後可能會轉去當地的大學,而不是去英國。「坦率地說,我對今年9月的疫情變化不太有信心,而且海外大學對在線學習收取全額學費是可恥的。因此,非常期待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入學名額。」

新加坡CBD: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NIE)副教授Jason Tan表示:「政府開闢了獲得學位和其他高等教育資格的其他途徑,這是件好事。但僱主必須對聘用那些通過非傳統途徑來的人持開放態度,只要他們具備工作所需的必要技能。」 否則,這種在開始工作前先接受教育的偏好不會改變。」
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疫情會被很好控制,教育也將有更加科學、合理、健康的發展,一同期待。
說了這麼多,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小助手估計2021年新加坡各高校仍然會擴招、提高入學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