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新加坡可是越來越「給力」了
這不,又一次創新低了!
上個月,人力部公布了新加坡2018年生育率
1.14
這可是比國際平均水平2.1,低了接近1個點啊!
也就是說新加坡平均每名育齡婦女(15-49歲)只生育1.14個孩子,而國際平均水平是2.1個。
再這麼下去,新加坡真成「老人國」了...
按理說,新加坡這麼一個已開發國家
無論經濟、教育,還是社會設施
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很多人都搶著把孩子送往新加坡
拼盡全力只為拿到新加坡綠卡
可是,偏偏這麼好的福利
為什麼新加坡年輕人就是不生呢?!

經過一番調查,發現現在的新加坡年輕人除了觀念改變傾向於丁克,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
「太貴了」!!!
那麼,養一個孩子究竟有多貴?
咱們一起來算算這筆帳...
孩子的成長清單
幼兒-大學

在不扣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
一個孩子從懷胎起到大學成人
保守估計都在$191,000 - $700,000
而一個普通的新加坡職員
得奮鬥多久才能掙夠這麼多錢啊!!
估計生活中心加所有經濟,都得花在孩子身上
更別說有自己的想法和空間了

所以,新加坡年輕人不生還是有不生的苦衷
不過政府現在慢慢的出了很多生育政策
一個孩子能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想想也是很期待呢~~

坡縣的生育力低可不是一個特例。和中國相比,尤其是一些一線城市相比,生育力或許更低。
「過去是想生卻不敢生、不能生,現在是鼓勵生也不生,時代真是變了。」看到近期網絡上刷屏的關於年輕人不生育的文章時,家住東北的潘女士感慨道。
潘女士今年50歲,育有一個孩子。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年她和丈夫均就職於國企、事業單位,嚴格遵守計劃生育政策,但身邊想方設法生二胎的人著實不少,包括通過交罰金,甚至離婚後再復婚等方式,也有人因為一孩有先天性缺陷,又生了二孩。

如今,情況已大大不同。潘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兒在一線城市工作,雖然有男朋友,但尚未計劃結婚,即便結婚,女兒的計劃也是30歲後再生育,原因是工作繁忙沒空帶、生了也養不起。
「在我女兒看來,生養孩子是很大的負擔,一孩都不願意生,何談二孩?」潘女士女兒這樣的生育觀念,正在中國的年輕人中蔓延。
從目前部分地區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數據來看,新生兒數量下降明顯。機構和學者已紛紛開始預計人口負增長將於何時到來。
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人口負增長一開始是比較緩慢的,影響也較為有限。但真正應該擔憂的是人口下降過快,以及從長遠看對經濟社會的負面效應。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
「是加班太少還是工作不累?是遊戲不好玩還是電視劇不好看?為什麼要生孩子?」每當網絡上掀起關於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的討論時,類似的調侃言論總會出現。
調侃背後,卻是堅硬的現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比2016年公布的1786萬少了63萬,下降了3.5%。儘管2018年的數字尚未公布,但出生人口繼續下降基本成定局。
從2014年的單獨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不斷調整,但出生人口數量卻不及預期。
2017年,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同比增加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但2017年的出生人口反倒降低了。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此前分析,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數量下降較多。
這一數據背後,是更加嚴峻的現實——很多年輕人連一孩都不生了。究竟是什麼成為了他們的「避孕藥」?
據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發布的《中國生育報告2019》,生育基礎的削弱及生育成本的約束,阻礙了年輕人生育。
報告認為,現代社會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不是因為意願生育的減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導致人們的生育意願不能完全實現,實際生育水平與意願生育水平的差距決定於成本的高低。晚婚晚育、單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了生育基礎,住房、教育、醫療等直接成本、養老負擔、機會成本高也抑制了生育行為,生得起卻養不起。
「房價快速攀升,2004-2017年房貸收入比從17%增至44%;教育成本明顯提高,特別是公立幼兒園供給不足,1997-2017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比例從95%降至44%;醫療費用持續上升;中國獨生子女約1.8億,『四二一』家庭結構養老負擔重擠壓生育意願;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但就業權益保障不夠,導致生育的機會成本高。」報告稱。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以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為了使生育率保持在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維持下一代人口與上一代數量持平,不增不減),僅生育一個孩子是不夠的。但想生二孩的父母們,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北京工作、孩子已經一歲半的李敏(化名)最近正在考慮要不要給兒子添一個兄弟姐妹。作為獨生子女的她,最大的體會是一個孩子太孤獨了,在她看來,再生一個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但思來想去,李敏還是暫時擱置了這個計劃。
「最大的問題是沒人帶。」李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己的父母三年後才退休,公公一年後退休,目前是婆婆帶孩子,前幾天家中有事婆婆回老家,就已經轉不動了,再生一個就更沒人帶了。自己要工作,交給保姆又不放心。
李敏表示,生了二孩房子也不夠住。目前80平米的兩室一廳已經很擠了,如果一兒一女,孩子長大後更要分房間,至少要三室一廳。「我自己也太累了,懷孕加哺乳近兩年的時間很煎熬,對女性的身體、心理影響都很大。目前孩子一歲半,我剛剛有點解脫的感覺,暫時不想再經歷一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