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進入一個國度或地區最快的途徑,通過餐廳和美味,能了解風物以及人們的生活消費習慣、當地年輕人的狀態等等,美食就是一扇大門, 可以通往無窮盡的未知。在秋天——美味最豐盛的季節到來之前,我們採訪了新加坡炙手可熱的名廚,來聊聊美食的意義。
Part.1 名廚和名餐廳
Candlenut
首家摘星米其林的娘惹菜

娘惹菜系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融合而成的菜系,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當地的美味,只是以往出現在家 庭餐桌上,而Malcolm Lee創辦的Candlenut,讓娘惹菜摘得了米其林一星,躍上國際舞台。 接到電話,得知Candlenut摘得米其林一星榮譽時, Malcolm Lee興喜若狂,他說這意味著之前他和團隊一直調整菜單和食譜,直到一切變得完美,以及那些在火爐邊度過的日子,終於有了回報。「作為第一家獲得新加坡米其林星級的娘惹餐廳,真是一種榮幸」,Malcolm Lee說。
Malcolm從小受祖母和母親的影響,對他而言,她們 的食物是為愛而勞動,他總是看到她們不知疲倦在廚房 里勞碌,用傳統的杵搗碎淹沒香料,在熱爐上炒香料糊( r e m p a h s ),這 也激勵 M a l c o l m 走 上 了 廚 師 之 路 。小 時 候 , 他經常在祖母和母親做飯時,偷偷摸一下她們正在準備的東西,他相信這些有助於培養他在Candlenut中重新創造的豐富的娘惹口味。「我的招牌菜很大程度受我成長環境 的影響,這一切都是為了保留娘惹菜的靈魂,並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久經考驗的傳統。」

Candlenut創始人,Chef
Malcolm Lee
Q:傳統娘惹菜的特點是什麼?
A:對我而言,真正的新加坡美食反映了島國豐富的多元 文化烹飪傳統。雖然新加坡的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和歐 亞社區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但新加坡獨特的大熔爐文化, 讓這些菜肴發展成為我們所知道和喜愛的傳統食品。娘惹 菜正是當地傳統美食的典範,海峽華人(Straits Chinese) 彙集了中國菜和馬來西亞料理— 不加掩蓋的豐富、辛辣 口味的馬來咖喱,精緻的中國菜如豆腐湯和豬排。
Q:對於食物的傳統和創新,你的看法是?
A:隨著「現代新加坡料理」(Modern-Singaporean或Mod-Sin)運動,新加坡美食不斷被精鍊,更新,重新定義並賦予現代風味。我們當地廚師以混合不同口味,配料和烹飪技 術方面等方面不斷創造,為傳統美食增添了全新的元素。這很棒,因為這種進化激發了人們對傳統食物的興趣,並持續關注和談論傳統食物。而在未來某一天,雖然菜肴可能不再像祖母烹飪的那樣,但傳統美食的本質仍然存在。我很榮幸能和這裡所有的烹飪天才一起,成為「現代新加 坡料理」運動的一分子。

Q:能否介紹一下,今年餐廳的新菜單上的菜?
A:我們創造了一道新菜buah keluak排骨。而特色菜是蟹咖喱和buah keluak(黑果)冰淇淋。buah keluak冰淇 淋是一個有爭議的菜,因為buah keluak傳統上是用於雞肉/豬肉等鹹味菜肴,從來沒在甜品上使用。我發現 ,buah keluak堅果的風味特徵就像黑巧克力和咖啡,這些都是甜 點風味,所以將它做成了甜點,我們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
Q:有沒有一些其他國家的餐廳或廚師或菜,讓您印象深刻?
A:泰國的Bo.lan,倫敦的Ledbury,Saison和Brat ,韓國的 Layeon和Gaon。
香宮
世界級粵菜

粵菜或許是中國菜競爭最激烈的賽場,因而粵菜中的 名廚就仿佛武林中門派的掌門人,自有一套絕招。如莫傑強師傅,能夠在新加坡和香港兩地榮膺米其林, 無疑已是一代粵菜宗師。
如論中餐現代化,最前沿無疑是港澳和新加坡這些最早交鋒國際之地。也因此,與此地中餐主廚交流,會發現他們的大氣和高規格,如莫傑強師傅就是,向他請教這些年粵菜的變化趨勢,他不只是談如何創作新菜,而是從高端用餐體驗出發,全面而細緻到室內的裝飾。用餐氛圍等等,甚至連更新季節菜單時也會更換上新的餐盤、餐巾扣、筷枕,而對客人服務尤其重要,他強調他們致力為了尋求高端和難忘的用餐體驗的客人,在每一個用餐環節都 製造亮點。由此看來,中餐早已經不是做幾道好吃的美味,而是如盛宴,精心設計又慎重考究在每一個細節。
莫傑強曾在2011年加入香港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香宮任主廚,同年餐廳就評上了香港地區米其林二星,而在此之前,莫傑強在新加坡許多知名酒店任職,曾為摩洛哥國王、俄羅斯總統等世界名流政要烹飪佳肴。莫傑強廚齡42年,被譽為「世界級中廚」,他14歲走上廚師之路,適逢香港經濟起飛,酒樓興盛,說起來也與粵菜現代化同步。他26歲就當上了香港大型酒樓主廚,28歲逢新加 坡赴香港挖角名廚,他也轉至新加坡,又趕上了新加坡美食的騰 飛。如今,他再次回到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執掌香宮,猶如一方宗師坐鎮於此,當人們想到粵菜時,立刻能想到他和香宮。
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香宮主廚
莫志強
Q:新加坡的粵菜,和香港和廣州的粵菜相比,有什麼特色嗎?
A :在我看來,無論粵菜在哪裡,它的本質和精髓都是相似的。細微的差別,如擺盤角度,如新加坡的粵菜會更注重菜品的裝點,視覺上更為吸引人。就口味而言, 由於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當地人更偏愛辛辣的食物,而香港的食客則比較喜歡經典的粵菜, 能夠品嘗到食材本身的自然風味;就食物的前期準備 而言,香港有更多的資源和新鮮的食材,因此粵菜的 菜品種類在香港更豐富。
Q:介紹一些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香宮的代表菜?
A:懷舊鳳吞燕。這道菜來自於香宮的「懷舊菜單」,這 套菜單所要呈現的是經典珍貴的昨日風味。準備這些傳統菜肴需要煞費苦心,不但耗時而且工序複雜。首先是要將鵪鶉去骨,這道工序和我做招牌脆皮糯米雞是一樣的,但是更需要技巧,因為鵪鶉的個頭比雞小, 尤其是固定的翅膀最難處理。在鵪鶉內加入燕窩和切 片金華火腿填充。雞、豬肉和金華火腿經過八小時的 熬制,將各自的味道發揮到了極致。去骨鵪鶉需要高超的技藝才能保證它整體形狀和鵪鶉皮的完整,去骨細到去掉雙翅骨。最初,在我去骨失敗的時候我的師傅總是會斥責我。這道菜傳統是用魚翅作為填充,但是為履行香 格里拉集團環境保護的企業社會責任,我們用燕窩代替 魚翅進行了改良。黑蒜鵝肝燜星斑。我從海外旅行中獲得了這道菜的創作 靈感,尤其是當我從當地市場回來以後。我採用了創新的 方式轉變了傳統的風味,創造了這道新菜,它口感和諧就像由來已久。我的巴黎之行讓我想到用鵝肝提升柔軟的 質地,用黑蒜頭的甜味平衡豐富的口感。

Q:中餐要做到世界級,那需要達到的一些標準是什麼?
A:中餐廳在規模上大於西餐廳,往往提供非常豐盛的菜單 ,因此,餐廳的運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如果中餐廳可以縮小規模,那麼客人的體驗將更具親切感,因為服務人員可以更加專注在客人的身上,提供更高標準的服務。小型菜單還可以讓廚師有更多的空間和靈活性,在他們的特色菜上花更多的功夫。
Q :就你的感受而言,新加坡美食的發展,大概是怎麼樣一個樣態和面貌?
A:從宏觀角度上說,變化並不是很大,例如食材方面。我發現食物的擺盤及視覺呈現有很大的變化;高級中餐廳里的餐盤設計非常時髦和獨特。每道菜都會配以不同款 式的餐盤用來更好的表現菜品的特色。高級餐廳越來越注重創新,越來越少提供傳統的菜品——或將傳統的經典菜重新包裝演繹以表達廚師或餐廳的風格。關鍵的一點是高級餐廳始終保留私人貴賓廳,客人可以各自享用的獨立的分餐,而不是家庭式的圍餐。
Part.2 新加坡美味之選
01
Odette

米其林二星餐廳Odette由 名廚Julien Royer在2015年創 辦。該餐廳在業界享有盛名,屢獲殊榮,並在今年亞洲best 50 餐館榜單中摘得桂冠。Odette餐 廳名字取自主廚祖母的名字,也反映了其啟蒙的烹飪理念:以最 純粹的食材,做出最不平凡的料 理,並以最周到的方式讓食客享 受 美 食 。本著這個初心,Julien Royer精心完美地製作出一道 道精緻創意法國料理。利用新加坡地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天然優 勢,Odette匯聚了世界各地的 新鮮食材,食客可以品嘗到法國東北部大師級別的奶酪、馬賽地區的蘆筍以及來自日本北海道的海鮮,而這些食材都只在最 佳賞味期供應。

地址:1 St Andrew's Road #01-04,Singapore 178957
02
Burnt Ends

摘得米其林一星的Burnt Ends是一家燒烤餐廳,在今年發布的2019亞洲最佳50餐館中獲得了第10位的好成績。主廚兼主理人Dave Pynt 在創立這家餐廳以前,曾與業界知名米其林星級大廚和久田哲也(Tetsuya Wakuda)、Nuno Mendes和Fergus Henderson共事。Burnt Ends是一間休閒餐廳,其創辦寄託著Dave Pynt「即使是在休閒的環境中享受一些 食物,但仍然感到特別」的美 好期望。自2013年開店以來, Burnt Ends屢次獲獎,已經成為新加坡美食榜單和歷史悠久的 牛車水社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址:20 Teck Lim Rd
03
Waku Ghin

品嘗米其林二星Waku Ghin餐廳十道精選套餐中的每 一道菜肴,體驗一次不同的美食 之旅。位列今年亞洲最佳50餐館 第40位,國際知名主廚久田哲也(Tetsuya Wakada)掌勺,主打現代日本料理,他曾於2015年獲得 Diners Club終身成績獎(Diners Club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足見他對烹飪世界的影 響力之巨大。在Waku Ghin用餐, 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超凡體驗。顧客可以品嘗經典招牌料理,如腌牡丹蝦配海膽,再小酌日本清酒, 沉浸於人間無上享受。餐後,服務生會引領賓客前往另一舒適空間,邊享用甜點咖啡,邊欣賞濱海灣迷人的城市天空美景,以最完美的方式結束這一天。

地址:Marina Bay Sands, Bayfront Ave Singapore 018956
04
JA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