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鐵系統的歷史從1960年代的規劃開始,包含發起南北線從楊厝港站到大巴窯站的6公里線段於1987年的開放。現在已營運4條線,統計全部的路線長度為138公里並有89個地鐵站。 1999年開放的輕軌列車系統作為地鐵網絡的支線系統。




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工程項目於1982年獲得許可。 1983年10月22日,一個開土典禮在珊路(Shan Road)正式開始施工。 [4]大多數的工作預計在1992年完成。這包含67公里的軌道建築、42個地鐵站,其中26個地鐵站會架空,1個建在地面和15個建在地底。新加坡地鐵網絡分階段修建。最早修建的是南北線,因為南北線穿越的烏節路和新加坡中區對公共運輸的需求極大。還有,這會接近密集的住宅區,例如大巴窯和宏茂橋。




1983年10月14日地鐵公司(MRTC)(現陸路交通管理局)成立,接管了原新加坡地鐵管理局的職責。
1987年8月6日,SMRT集團成立。


當時還有這樣一個穿著紅色緊身服的SMRT俠


1986年紅線,也就是南北線通車。


1999年的地鐵站告示牌


1999年的自助購票機


1984年的SMRT地圖


1989年的SMRT地圖


2005年的SMRT地圖


2011年的SMRT地圖


如今的SMRT地圖,mrt和lrt密密麻麻布滿了新加坡


2030年規劃中的SMRT地圖


30年,足夠證明了新加坡的日新月異,在這個小紅點上時時刻刻充滿著變化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