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考試成績放榜
最近一段時間在國際學校最熱門的話題無非就是剛剛落幕的國際學校考試成績的放榜。在全球IB考試滿分成績榜里,一共99個學生滿分,而新加坡就占了55人。IB成績遠超全球平均水平,新加坡考生會考的合格率高達97.73%, 而全球的整體通過率也僅只有76.68%。要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而放眼全球有多少間國際學校,新加坡的競爭核心優勢就顯得淋漓盡致。
而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一直是備受歡迎的原因。連明星們擠破頭也要把孩子送進新加坡上國際學校。畢竟我們常說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張柏芝在與謝霆鋒離婚後選擇將兩個兒子Lucas和Quintus送到新加坡接受優質的教育,而她自己也是長期生活在新加坡。李連杰當年也是直接舉家移民到新加坡,為兩個女兒選擇了一間名校Overseas Family School 就讀。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在小小的新加坡坐落了一百多間國際學校,小編在之前數篇文章中就提到過新加坡是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國家。也是一個世界級的教育強國。這些國際學校的教學質量非常嚴謹,也很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一個值得要說的是,在這些國際學校里,他們基本上都是以鼓勵孩子自助學習為目標,從發現並思考到最後解決問題,在鼓勵孩子自主思考學習的同時與同學或隊友協作完成任務,如戶外課程,一些社會公共服務,以及去世界各地名校參加夏令營。而這些都會成為孩子成績的一部分。入讀國際學校的學生通常是一些外交使節的孩子,或者一些世界級跨國公司駐新加坡的領導以及員工的子女。所以孩子甚至父母的社交也將是與世界各國的孩子和家長溝通交流。
那麼很多家長就會問什麼是IB。小編就為大家詳解,IB課程即為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IBO開設的課程。IBO成立於1968年,迄今為止遍布世界138個國家,與全球近3千個高校合作,學生近百萬。與A-Level, VCE,AP等課程並稱為全球四大高中課程體系。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3-19歲的學生提供智力,情感,藝術,個人發展,領導力,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於世的各項能力

IB 課程體系
IB課程可以分為四個學段,首先是DP課程,後來發展到MYP、PYP,並進一步發展為CP課程。
PYP
Primary Year Programme 3到12歲
MYP
Middle Year Programme 11到16歲 5年學制
DP
Diploma Programme 16到19歲 2年學制
CP
Career-related Programme 16到19歲
申請和要求
在入學要求方面IB所重視的不僅僅是成績,還有學生的綜合素質。IB入學的時候要經過考試,然後學生還要提供自己各方面的經歷和活動。
同時在評分方面,IB課程有自己的評分系統,45為最高分,拿到36至38左右即有資格申請劍橋(一般需要40-41),申請常春藤大學的學生一般分數在40或以上,牛津要求42+的成績。而A-Level課程以A、B來打分,在多年來呼籲改革現行的A-Level體制的壓力下,英國政府正著手改革A-Level,其改革的參照體系便是IB。如果您擁有A-Level課程成績,可以申請英國本土大學和美國,澳洲等其他國家大學;如果獲得IB課程成績,不僅可以申請英國大學,還同樣可以申請如美國,澳洲,加拿大等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上千所頂級的大學。
很多家長會問什麼時候申請會比較好呢?又或者孩子太小來新加坡會很擔心等問題,其實小編想告訴大家,越早申請越好。一般來說最小兩歲就可以了開始申請了,越小的孩子,大腦開發語言的天賦能力越強,以及社會的融入性也是更容易,更自然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越小越容易拿到offer,因為每個學期都是有名額限制,假設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在一間國際學校就讀,那麼就會一直跟著直接上小學中學,不用排隊申請而是直接就讀。如果是中間進去,那麼就要申請排隊,需要等待空餘位置名額。孩子如果從小在新加坡生活,基本的語言中文和英文是必備的。同時幾乎每個國際學校都有開設其它語種的學習,法語,西班牙語,日語,德語等等。
在新加坡,學習申請開放時間都是滾動式的,一般都是1,3,5,7,11月這些月份開放申請。一般來說都需要至少3個月以上提前申請,部分頂級國際名校甚至需要提前一年之久申請排隊。所有這些申請都需要提前準備好各種材料以及證件等,每個不同學校的材料會有些許的差別,需要參照自己想要申請學校的官方要求。

其次呢,家長擔心孩子太小的問題。一般來說,較小的孩子都是由母親一方陪同照顧的,在孩子幼兒園以及小學讀完期間,母親都是可以向移民廳申請陪讀媽媽的長期簽證(需要每年更新一次)。家長在孩子出國前就可以幫孩子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生活問題安排好。家人也是可以更放心。
所以小編建議國內的家長們,如果想把孩子送往新加坡從小深造,為孩子尋求更簡單和快樂的學習與生活,就可以開始行動起來。疫情讓平時擠破門的國際學校名額變得相對容易許多,這是一個絕佳的契機。父母們千萬不要錯過。
資料來源:網絡
